本网青岛讯(通讯员 朱本腾 时满鑫)7月30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法院涉军维权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
2024年,青岛两级法院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工作大局,从快速受理、高效审理、强化保障、联调联解、主动服务等方面,着力提升涉军维权工作水平,审结涉军民商事案件408件,案件类型包括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家事纠纷、侵权纠纷、物权纠纷等,坚持严格公正司法、多元化解纠纷,为强军兴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秉持“涉军案件无小事”工作理念,青岛法院聚焦部队所需、官兵所盼、军属所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构建涉军维权“绿色通道”和多元解纷机制。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涉军审判组织体系,制定涉军案件审判规程,全流程规范案件办理。搭建协作平台,凝聚工作合力。在地方党委领导下,加强与政府、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等主体协作,共研重点难点问题,力争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高效处理。落实涉军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救助”要求,全面应用线上诉讼平台,支持远程立案、电子送达、云端庭审,解决官兵“诉讼难”“出庭难”问题。坚持调解先行,实质化解纠纷。积极推行“线上+线下”融合调解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涉军维权纠纷源头化解。确保准确裁判,提升审判质效。结合法律规范准确适用与国防利益优先原则,统一裁判尺度,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延伸司法职能,深化军地协作。定期组织资深法官“送法进军营”,开展普法讲座,深入了解司法需求,通过提供法律咨询、赠送法律书籍、发送维权联系卡等方式,助力提升部队官兵维权能力。
青岛中院本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涵盖了人身损害赔偿、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军人军属常见的法律诉求,体现了青岛法院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依法保护和司法人文关怀。在案例一军医被外卖骑手撞伤的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法院针对外卖行业主体分散、责任链条复杂的实际情况,准确厘清外卖平台、机动车所有人、雇主责任险承保人等多元主体责任,依法判决并促成及时主动履行,彰显了司法拥军力度。在案例二涉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中,法院依托“党委领导、军地协同、多元联调”的多元合力机制,仅用40天高效化解军地纠纷,促成部队直接向实际施工人付款,保障了农民工权益与部队秩序,体现了多元解纷在化解涉军纠纷、实现多重平衡中的成效。在案例三涉退伍军人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中,法院精准适用劳动关系实质性审查标准,严格依据工资支付规律性、工作持续性及管理从属性等核心要素,认定退役军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再就业的身份认同与劳动权益。在案例四涉退伍军人工程欠款纠纷案中,法院畅通涉军维权绿色通道,准确把握双方合同关系的性质及效力,依法认定工程结算主体及工程量,以严格公正司法确保合同得到继续履行,保障退役军人在经营中的合法权益。这些案例对于统一裁判尺度、指导审判实践、普及法律知识、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具有积极意义。
(来源: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