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南通大学 “青衿传文” 实践团走进幼儿园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

浏览:78309 次 发布时间:2025-08-08 08:46

为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6月25日,南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衿传文”实践团走进吉的堡翰林莱茵幼儿园,开展“‘圾’时分类绿色‘童’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以“生活垃圾有哪些”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举例,向孩子们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从旧衣服、废纸屑等可回收物,到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再到废旧电池、灯管等有害垃圾,以及塑料袋、碎玻璃等其他垃圾。一张张色彩鲜明的图片搭配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孩子们对身边的垃圾有了清晰认知。

“垃圾会给我们的家园带来很多危害哦!”实践团成员结合动画短片,生动讲述了垃圾污染的严重性:焚烧垃圾会散发恶臭、污染空气,大量垃圾侵占土地、污染水源,甚至导致海洋动物因误食垃圾或被缠绕而死亡,有毒气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孩子们专注地倾听着,稚嫩的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环保的种子悄然埋下。

在“如何垃圾分类”环节,实践团成员重点讲解了垃圾分类的“四步法”:先判断是否为有毒有害垃圾,再区分可回收物,接着辨别易腐烂的厨余垃圾,最后剩余物品归为其他垃圾。同时,他们通过彩色模型展示了不同类别垃圾桶的标识——蓝色对应可回收物、红色对应有害垃圾、绿色对应厨余垃圾、灰色对应其他垃圾,并组织孩子们开展“模拟投放”小游戏。孩子们争相举手,将手中的“垃圾卡片”准确投入对应颜色的“垃圾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为了让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实践团成员还向孩子们传授了减少垃圾产生的小窍门:“少吃零食少产生垃圾,吃饭要光盘不浪费”“画画的纸可以两面用,铅笔头能做成小手工”“爸爸妈妈买东西时,我们可以提醒他们少用塑料袋”。简单直白的建议让孩子们纷纷点头,跃跃欲试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学唱垃圾分类儿歌:“蓝色大桶可回收,变废为宝好颜色;绿色大桶装剩菜,变成肥料来灌溉;红桶垃圾最有害,电池灯管就是它;灰色大桶装其他,废布旧物来安家。”朗朗上口的歌词配上轻快的节奏,让垃圾分类知识深深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最后,成员们以“蓝天是白云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的温馨话语作结,引导孩子们明白“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

此次活动通过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环保知识转化为具象的互动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绿色环保的种子。南通大学“青衿传文”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南通大学 “青衿传文” 实践团走进幼儿园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