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青岛全面启动“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 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

浏览:80403 次 发布时间:2025-08-11 09:10

本网青岛讯  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青岛市卫生健康委等29个部门,编制完成了《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现已由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8月8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相关情况。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卞成;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民;青岛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鲁晨;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巡视员吴青;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丁树更;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充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青岛市加快推进“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已经青岛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于2025年7月23日起正式印发实施。这是青岛立足新发展阶段、紧跟国家战略、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城市战略品牌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三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介绍:

出台背景

党中央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等作出重要部署。当前,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康复、旅居等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日益旺盛,健康产业、银发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抢占健康产业新赛道,我市结合海湾经济发展和独特的资源禀赋,提出“中国康湾”建设城市发展战略。

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国际著名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山海城湾浑然一体,城市海岸线达800公里,海洋性气候舒适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被联合国评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我市既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又有丰富的医养资源,特别是2024年,我国首座康复领域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康复大学在青岛建成启用,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动能和产学研高能级平台,发展康复康养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推进“中国康湾”建设,是青岛市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建设健康中国的具体行动,是新形势下推动房地产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增强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升全体市民健康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

编制过程

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青岛市发展改革委自今年2月起牵头推进“中国康湾”建设相关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编制起草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展前期研究,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实地调研座谈,会同国内知名院所研究论证,明确“中国康湾”建设的发展定位、目标和路径。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初稿后,多次征求相关领域专家、近30个部门及10余家企业、协会意见,召开专题会议反复论证修改。三是正式印发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于6月20日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7月4日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于7月23日起正式印发实施。

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发展目标。立足青岛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以“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为目标,依托康复大学等高能级平台,突出“全域康养、全龄健康”,加速地产、医疗、康养、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增强湾区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康湾”。到2027年,在健康居住、业态创新、产业集聚、场景营造、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培育10个产业特色园区,打造30个高品质健康社区,建设100个医康养综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构建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全龄友好生态,基本建成高品质健康生活承载地、康复产教融合创新高地、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

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聚焦“中国康湾”建设,重点开展“六新”行动,提出19项重点任务。

一是打造健康居住新生态。通过优化提升、按需改建、规划新建等方式,鼓励发展康养地产。加快建设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康养地产项目。支持既有商业、商务办公等建筑转型发展为高端康复医疗公寓、旅居康养公寓。鼓励按规定盘活闲置农房,开发度假民宿、旅居小院等。鼓励新建养老机构,提供自理、介助介护、认知照护和舒缓疗护等养老养护服务。推进符合条件医疗机构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发展。推进城乡空置公共服务场所作为养老设施使用。

二是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引进高端康复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支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等开设康复科并设置病房,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康复床位。依托山海资源、非遗文化等,发展温泉康养、海岛康养、疗愈康养、森林康养、中医康养等旅居康养服务。加快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设高水平国医馆和国医阁。

三是激活健康产业发展新动能。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支持在青高校、科研院所与康复康养企业加强产学研对接,在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加快培育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和一批康复康养细分领域特色园区。

四是培育健康消费新热点。推广健康体检新产品,鼓励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布局中式养生馆,支持新中式养生产品和运动康复产业发展。开通老年旅游专线,丰富银发旅游产品供给。积极争取养老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大保健食品研发力度,开发具有海洋特色的健康食品,抢占健康食品新赛道。

五是提升城市健康新品质。制定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创新连锁化、托管式、大物业运营模式,规范运营管理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完善医疗卫生、文化设施、体育活动等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龄友好空间建设。

六是塑强综合保障新能级。支持康复大学在医养健康、科技助残领域创新突破,培养重点领域青年人才和团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康复大学附属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名医名师工作室建设,着力培养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康复康养领域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发展。加大“中国康湾”品牌宣传力度,面向全球多渠道宣传推介,办好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等展会,搭建国际交互展示平台。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成立推进“中国康湾”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工作小组。建立1个行动计划、1套政策工具包、1张项目清单、1张招商引资清单的“4个1”工作机制。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中国康湾”建设。

下一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三年行动计划》的印发实施为新起点,会同有关部门高标准推进,锚定打造“山海康养名城、活力健康湾区”的目标,积极引导市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共建合力,推动项目落地,推进产业发展,培育消费场景,打造城市品牌,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建宜业宜居宜游的湾区型健康城市!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青岛全面启动“中国康湾”建设三年行动 打造大健康产业新高地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