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管子赫)日前,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开展 2025年暑期“报国企业行”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实践报国理想,挺膺青年担当”为主线,聚焦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组织师生深入山东重点企业开展产学研调研,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将科研报国志向融入强国建设新征程。
“化学-材料赴山东报国企业行”实践团由两位辅导员和来自不同专业的二十名本硕学生组成,实践团先后走访海尔智家、山东核电、芯恩集成电路等7家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校友访谈等形式,同学们深刻领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要指示精神,切身感受化工新材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使命担当。
红色引擎驱动创新:在产业一线感悟报国使命
在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实践团重点调研核级防腐材料研发应用,学习企业“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面对“卡脖子”技术难题,工程师们“十年磨一剑”的坚守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科技报国就是新时代的爱国”。
蓝色经济赋能发展:在创新前沿见证化学力量
万华化学集团的绿色低碳实践成为生动教材。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MDI产能全球领先的奋斗历程,让同学们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必须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青春誓言践行担当:在对话中锚定成长坐标
与海信集团、芯恩等企业技术骨干的座谈中,“坚持自主创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成为高频词。校友代表以自身成长经历诠释“科学家精神”的当代内涵,激励学子们树立“与祖国同行”的职业理想。
此次实践创新构建“红色教育+专业认知+职业导航”三维育人模式。要持续推动红色基因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顶天立地”的科研中——“顶”国家战略之天,“立”产业需求之地。
五天的行程让实践团成员在专业视野和综合能力方面均收获显著。大家不仅加深了对化工、核电、家电、半导体等行业的理解,也在沟通、团队协作和问题分析等方面得到了锻炼。许多同学表示,通过与企业高管和校友的交流,他们更加明确企业所需的人才特质,如快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这次实践让他们从书本走向现实,感受到材料化学知识在产业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五天的走访还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在芯恩集成电路的芯片生产线前,王同学感慨:“看到光刻胶等化工材料在半导体领域的突破,更坚定了我攻关新材料的决心。我们这代人必须跑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接力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交流合作,打造“红色工程师”培养基地,为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化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