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当前,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工作重心和总抓手,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村强、民富、景美、人和”成为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面对摆在眼前的工作局面和时代考题,唯有充分发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旗领航凝聚民心,基层党员干部动员全体村民不当“局外人”,争做“主人翁”,积极参与到村集体的建设中来,共同奏响乡村建设的“大合唱”。
争做“定音锤”,带头实干打破“壁上观”的坚冰,定准集体奋斗的主基调。合唱最忌人心不齐,而行动正是最有力的“定音锤”,实干就是最权威的“指南针”。一线党员干部须有冲锋在前的劲头,当好“火车头”,以脚步丈量让群众关切沉入心海,以“跟我上”而非“给我上”的姿态,将指挥部建在田间地头,把办公桌搬到现场,把报告写在泥土间,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和洒在田间的汗水,融化“壁上观”的冷淡坚冰,为团结一致稳步向前定下最坚实、最昂扬的主基调。
学做“指挥家”,以制度创新激活每个声部,让全体百姓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各个声部均有其独特音色和旋律,找准发力点、凝聚心声才能成曲目。当每名村民都能在乡村建设的宏大乐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部,“旁观者”心态自然消解。广大党员干部应不断学习做一名“指挥家”的智慧,珍视个体声音,精巧“编曲”,充分利用“网格管理”“一户一档”“驻点帮扶”等方式深入了解每家每户的“音色”,大力调动全体积极性,方能使得管弦齐奏,琴瑟和鸣,让乡村建设之曲展示出气势磅礴又饱含深情的和合之美。
巧做“调音师”,以情感共鸣凝聚合声,在同甘共苦中筑牢家园认同感。最动人的声音莫过于心灵的深度共振和情感的紧密联结,有了共同的奋斗记忆,情感的脉搏才能在同一节奏上跳动。百姓的幸福往往与一盏路灯的明暗、一条小路的平整和一片田地的质量息息相关。党员干部只有时刻把百姓的困难装在心上,把百姓的盼望揣在心里,把百姓的期许化为行动,在每家每户的细节中倾注心血,才能让深厚的情感纽带交织在共同的拼搏和奋斗当中,从而不断拧紧、加固,这样合声才会彰显出直抵人心,凝聚众志的磅礴伟力。
乡村建设这部华美乐章,终将在千万演唱家的共同发声中迸发出新时代的最强音。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率先垂范,以“枝叶总关情”的智慧创新工作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凝心聚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让纸上的乡村蓝图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让平淡的乡村奏响大踏步迈向全面振兴的合唱。(刘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