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沈玉玲 陶伟荣)“小区漏水问题能解决了吗?” 面对居民王大妈的期盼,江苏省如东县袁庄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共富新村新业委会成员一同记录、回应 —— 这是近期袁庄司法所助力新业委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场景。通过法治赋能、入户听需、矛盾调解,这支 “新鲜血液” 快速融入社区肌理,让基层治理既有法律 “硬度”,又有民生 “温度”。
入户亮身份:让 “新角色” 走进居民心里
“我们是新业委会的,今天来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傍晚的共富新村,司法所工作人员与业委会成员组成的 2 支小分队,带着《业主权利义务手册》敲开居民家门。从 “顶楼漏水维修” 到 “充电桩安装”,从 “物业费公示” 到 “绿化维护”,成员们认真记下 26 条诉求,司法所同步解读《物业管理条例》:“业委会是大家的‘代言人’,依法帮大家协调物业、反映问题。”50 余户走访下来,这个曾让居民感到陌生的 “新角色”,渐渐成了大家信赖的 “自家人”。
算清明白账:物业费里的 “权责对等”
“物业费到底花在哪儿了?” 针对高频疑问,司法所与业委会专门开展 “物业费政策解读进家庭” 活动。业委会成员带着收支明细公示表,逐项说明:“这笔钱用于安保巡逻、电梯维保,那笔是绿化修剪和垃圾清运。” 司法所则用案例讲透法律边界:“按时缴费是义务,但若物业没尽责,业委会可帮大家依法维权。” 清晰的账目、明确的权责,让居民从 “被动缴费” 变成 “主动理解”。
法治强内功:给新业委装上 “导航系统”
“业委会咋依法干活?” 面对成员们的困惑,司法所量身定制 “法治培训课”:法律顾问结合《民法典》详解 “业主自治范围”“表决程序”,用 “停车纠纷”“设施维修” 等案例演示维权路径。培训后,法规汇编、调解流程图等 “工具包” 同步送达,让这支 “新军” 快速掌握履职 “章法”,从 “摸着石头过河” 变成 “按图索骥”。
调解解民忧:3 天清楼道,8 起纠纷化于无形
楼道堆物影响通行?业委会联合消防中队上门,用《消防法》讲清隐患,协调物业制定清理方案,3 天就让楼道恢复畅通;物业费欠缴导致停水?司法所搭台调解,明确物业恢复供水、业主补缴费用的和解方案…… 成立仅一个月,新业委就在司法所支持下化解矛盾 8 起,解决民生问题 12 件,居民纷纷点赞:“这届业委会,真能办事!”
如今,袁庄司法所正与新业委共建 “定期议事 + 法治护航” 长效机制。从 “纸上权利” 到 “落地服务”,这场 “法治 + 自治” 的联动,让基层治理的 “神经末梢” 愈发灵敏 —— 毕竟,居民的急难愁盼,就是治理的 “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