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8月28日,在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青岛市系列现场媒体见面会第五场——绿色能源产业链专场。东方风电产业和市场开发中心副主任、东方风电(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俱龙,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刚,广州鹏辉能源(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涛,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荣忠出席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东方风电(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集团)创立于1958年,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是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东方电气集团是中国电力驱动时代的先驱者之一,成长于三线建设,发展于改革开放,壮大于新的时代,孕育了“东汽精神”,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忘产业报国初心,牢记制造强国使命,以“绿色动力、驱动未来”为己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实施“11256”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绿色智造”转型,形成了“六电并举、六业协同”的产业格局,产品包括风电机组、太阳能发电设备、水电机组、核电机组、火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清洁高效煤电)、控制系统、环保设备、工业化工装备、氢能及燃料电池、储能装备、新材料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能源装备、绿色低碳装备、高端智能装备于一体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是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核心企业。拥有双馈、直驱、半直驱三种主流技术路线,产品平台覆盖1.5MW-10MW系列陆上和5.0MW-26MW系列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包含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组、世界海拔最高风电机组等重磅产品,其中蕴含了最长叶片、最优控制策略等专项技术,是东方电气沉淀20年的技术积累,充分展现了大国重器的风采。
东方风电是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和风电装备产业链(整机方向)链主企业,具有大功率风电机组试验室,设有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行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8兆瓦、26兆瓦风机连续两年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并荣获风电行业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拥有资深风电技术专家百余人,培育了风电装备行业唯一国家卓越工程师。
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依托东方电气集团产业协同之力,综合风电、水电、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装备研制能力,东方风电始终走在追寻零碳未来的路上,积极主动承担起国有企业夯实国家基础的重任,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近年来,东方风电分别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了现代化主机、叶片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2000万千瓦,可覆盖全国各风电区域交付需求。截至目前,东方风电已累计为用户提供陆上和海上风电机组16000余台、超4200万千瓦,产品遍布全国及20余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健的发展势头。
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四十多年前,汉缆从一根裸导线起步;四十年如一日,只专注做一件事情:“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缆系统”。如今,已从传统的产品制造商,发展成为行业领先,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从电力设计、电缆及附件、高电压材料,到工程总包、智能运维、氢能源应用全套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的服务商,为世界构建着能源的“动脉”。可以说,我们见证、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电力事业的每一次跨越。
产品是国家重点工程的可靠基石——从三峡水电站到“华龙一号”核电站,从奥运会鸟巢到上海世博会,从粤港澳大湾区到国家重大活动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再到“一带一路”沿线的标志性工程,哪里有光,哪里有电,哪里就有汉缆的守护。
这份守护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创新,创新,是“汉缆”这个品牌最深的烙印。产业链的强大,离不开核心技术的支撑。汉缆股份始终坚持电缆主业不动摇、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电缆行业唯一的“国家高压超高压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这让我们有底气说:在高压及超高压电缆领域,汉缆的技术,代表着中国的实力。也正是这份底气,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
一根电缆,连接的是万家灯火;一条产业链,联动的则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展望未来,汉缆股份将继续以“链主”的担当,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不仅要做强我们自己,更要带动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愿与所有伙伴一起,链动创新,链动未来,为山东、为中国,也为世界贡献一个更加清洁、美好的能源未来!
广州鹏辉能源(青岛)有限公司
鹏辉能源创立于2001年,2015年上市,是一家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聚焦电池产品及储能系统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技术型企业,拥有700余项发明专利,参与25项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鹏辉能源的储能电池出货量多年稳居全球十强,其中家用储能电池和便携电池多年位居全球前五。产品应用领域覆盖储能、消费和动力全领域,以高安全、高能效和长循环获客户广泛认可。电池产品在多个细分领域出货多年稳居全球前列。
公司拥有12大生产基地,业务范围涵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全产业链,为世界各领域的重要客户与合作伙伴提供行业解决方案。青岛基地项目于2023年5月签约、9月开工,24年10月主体完工,12月设备进场,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列入山东省重大项目、山东省能源重点项目。该项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130亿元,规划设计产能36吉瓦时,项目一期投资40亿元,目前电芯厂房已建设完成并投产,是鹏辉能源华东地区的最大生产基地,其中电芯厂房是鹏辉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单体厂房,青岛鹏辉引进投料自动线、涂布机、激光模切分条机、卷绕机、全自动化装配线、AGV组装线等先进设备,打造装备水平一流的储能电芯智能制造工厂。目前A、B、C三条产线全部开通,其中AB线产能已达到设计产能的80%以上。
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北辰先进循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总部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是一家专注于新兴产业废弃物,如退役锂离子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及燃料电池等,提供低碳绿色循环利用整体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创新企业。
作为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领域的全球技术领跑者,北辰循环提供从电池收集、运输、拆解、再生到材料回收的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我们通过输出绿色回收工艺、智能装备系统与低碳再生材料,协助客户建设先进的电池回收处理基地,构建关键电池材料可持续供给体系,为全球低碳转型贡献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
企业目前已通过“青岛市退役动力电池低碳循环利用创新应用实验室”、“青岛市创新型中小企业”、“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认定,并成功入选工信部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
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深度合作。公司生产基地集研发、设计、生产与运营于一体,致力于先进回收技术的创新与落地,为客户提供覆盖资源化利用与碳足迹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2024年8月,年处理规模可达再生利用1万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3万吨退役动力电池的青岛示范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随着新能源产业持续高速发展,退役电池规模逐年攀升,电池循环利用已成为连接“两新”战略与循环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市场潜力巨大,正在迅速成为绿色能源产业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完成了北辰先进循环科技示范项目的数字化升级与技术革新,实现了退役动力电池安全、规范、高效、低碳处置,全程可追溯碳足迹,整体碳排放较行业平均低30%。
面向未来,将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携手西门子(中国)、生态环境部固废管理中心、清华大学等权威机构,共同建设“青岛模式”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重点开发回收环节的数据资产与碳资产,并推动这一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持续注入新动力。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也是中国海洋大学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始终致力于大气及海洋激光遥感监测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创新,为风电新能源智慧开发运行、气象和海洋防灾减灾监测体系建设、低空经济安全保障、蓝天保卫战持续赋能。如今企业已发展成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作为典型案例入选了中央智库报告《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成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科创企业。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目前企业已经完全自主掌握了相干/非相干多普勒及差分吸收等激光雷达核心技术,实现了三维风场、温度、湿度、颗粒物、温室气体等多参数高时空分辨率立体探测,并开发完成了地基、车载、船载、漂浮平台、机载等多平台激光雷达产品及行业应用系统。
激光雷达技术就如同给大气和海洋做CT,成功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核心技术和产品性能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目前在全球累计交付达到千余台套,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2022年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深受国内外客户好评。
企业目前获批各类专利近百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青岛市揭榜挂帅等重大专项支持,技术成果获评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未来,将继续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深化激光雷达技术在海上风电等绿色能源领域的应用创新,为青岛市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助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