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时满鑫 朱本腾)又是一年开学季。为护航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2025年8月29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和青岛中院未成年人司法工作品牌。
2022年以来,青岛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涉未成年人案件2.6万件。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39件551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03件937人,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2.3万件,推动65%的家事纠纷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优先、全面保护。全市法院少年审判工作11个集体、26名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13项经验做法、5件典型案例在全国和省市推广,青岛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荣获“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称号。
据介绍,青岛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优化审判格局,织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络。推进审判规范化建设,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全挂牌、全覆盖。推动“三审合一”实质化,将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统一纳入少年法庭受案范围,有力促进刑事追诉、民事保护、行政履职高效协同。二是坚持双向保护,擦亮未成年人保护特色品牌。全面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充分发挥25个爱心帮教基地作用,开展回访帮教145次,帮助48名涉罪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三是延伸司法职能,促推“六大保护”融合发力。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意见》,与市妇联打造“法沐家和”婚姻家事品牌,推动全市法院设立13处家庭教育指导站,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84份,制发《离婚父母合作指南》《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惠及涉诉家庭900余个,首创“抚养费与探望权联动履行机制”,相关经验被最高法院推广。选派245名干警担任295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在21所中小学设立校园安全办公室,常态化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600余场次,覆盖师生近40万人次。坚持“抓前端、治未病”,针对校园暴力、雇佣童工等问题,制发司法建议23份。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推动全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未成年人保护,青岛中院从全市法院2022年以来审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选取八个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发布,涵盖离婚后抚养与探望、性侵未成年人依法适用从业禁止、家庭教育指导令、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格权侵害禁令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会上还发布了青岛中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品牌“法正童蒙”、心理观护品牌“回澜心屿”。
下一步,青岛中院将更加注重发挥品牌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三审合一”实质化、优势载体建设、专业辅助力量充实等工作,加强与公检司、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等相关单位的协作联动,凝聚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共识与合力,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来源: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编辑: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