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温度,藏在每一次为弱势群体的奔走里,映在每一回向基层群众的普法中。8月29日,公益律师王琼的身影出现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开启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服务——这是她多年公益路上的又一新起点,也是她用法律守护公平正义、以爱心传递法治温暖的生动延续。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浪潮中,有这样一群法律人,他们不仅手握法律利剑维护公平正义,更怀揣公益之心为弱势群体点亮法治之光。云亭律师事务所王琼律师,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为魂,在法律实务与公益服务的赛道上双向发力,用行动诠释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的深刻内涵。
此次入驻盐边县,王琼律师将全面融入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从窗口法律咨询的耐心解答,到法律援助案件的细致办理,从行政复议案件的专业协办,再到贴合当地需求的公益普法,她始终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目标,让法治力量精准覆盖县域群众的每一个法律需求。
专业是王琼律师践行公益的底气。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的学术背景,证券从业、高中教师资格、新闻编辑记者资格的“跨界”认证,加之北京知名律所多年的实践积累,让她兼具法律思维的严谨性与服务场景的适配性。这种复合型能力,不仅支撑她在商业法律服务领域游刃有余,更让她在公益普法、法律援助中能精准把握受众需求——为社区老人解读赡养纠纷时更懂沟通技巧,为学校师生讲解法律知识时更善教学设计,为中小企业调解矛盾时更知经营痛点,让专业法律服务真正“接地气、暖人心”。
公益是王琼律师超越职业的追求。她从未将律师职业局限于案件代理,而是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把法治温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在北京的连心园社区、丰汇园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她组织团队开展普法讲座,用通俗语言消解老人们的法律困惑;作为石景山区、海淀区法律援助项目负责人,她牵头为弱势群体搭建法律帮扶桥梁,让经济困难者也能平等享受法律保护;2021年远赴四川大凉山,为1.5万名师生举办21场普法活动,更是将法治种子播撒到偏远地区,让大山里的孩子知晓权利、懂得维权。从城市社区到深山校园,从日常咨询到专项援助,她的公益足迹,勾勒出法律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轨迹。
担当是王琼律师赋能社会的底色。除了一线公益服务,她还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角色:中国行为法学会培训部特聘讲师、中华女子学院训练营讲师,用专业知识培育更多法治人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调解员、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以中立立场化解社会矛盾;多次接受央广网、新华社《中国名牌》等权威媒体采访,解读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将专业判断转化为公众易懂的法治知识。这些角色背后,是她对“法治不仅是规则,更是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通过多元渠道传播法治理念,让公平正义成为社会共识,正是法律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贡献。
从法庭上的严谨辩护,到社区里的耐心解答;从大凉山中的法治授课,到媒体上的专业解读,再到如今盐边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坚守,王琼律师用行动证明:优秀的法律人,不仅要有“铁肩担道义”的专业能力,更要有“丹心照汗青”的公益情怀。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律师的责任与担当,也看到了法治中国建设中最温暖的力量——当更多法律人像王琼律师一样,以法为炬、以爱为光,法治的温度必将照亮社会的每个角落,公平正义的种子也必将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祖国》杂志/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