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抗战胜利日,青岛小草基金会志愿者驱车500里,赴海阳市慰问抗战英烈及后人!

浏览:79578 次 发布时间:2025-09-03 16:53

本网青岛讯(吕勇进  通讯员 王青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之际,关心下一代小草基金联动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启动了缅怀抗战英雄,慰问英烈后人的志愿者公益活动, 走进了山东省海阳市地雷战的故乡,和当地政府、海阳人民一道,对40户重点英烈的家庭及后人进行了慰问看望,参加人数近400人。

爱心志愿者,走进烈士后人家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爱心行动,得到了青岛市委宣传部及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得到了海阳市文化旅游局及市委组织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烈士后人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确定了40户需要重点关爱的烈士家庭后人。小草基金会启动了志愿者公益募捐行动,由青岛文史专家讲述青岛的抗战历史。第一场募捐来自社会各界356位爱心人士参与,其中130人现场慷慨解囊,为慰问关爱海阳市抗战英烈捐款。这一活动很快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众多爱心人士广泛参与。其中有部队的将军、现役军人、烈士的后代、爱心企业家、有人民教师,退休干部,打工人员,还有正在参与新海阳建设和生活的“新海阳人”。他们来自北京、济南、青岛、海阳等多个城市。每人一元、十元、百元,千元,万元不等,很快募捐了肆万(40000)多元善款。

2025年9月2日,小草基金爱心志愿者代表一行8人,驱车500里,在小草基金管委会卢浪秋主任的带领下,与当地政府一同前往当年“胶东区特等劳动模范”、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王彩春烈士家乡海阳市彩春泊村,看望87岁烈士的儿子王建国,并给他带来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王建国老人与女儿对小草基金爱心志愿者们的到来,感到无比兴奋与激动,牵着大家的手老泪纵横,回忆父亲当年炸敌人碉堡牺牲时才23岁,自己只有4岁……“彩春泊”,这是海阳市有史以来最早也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村子。王建国老人对父亲许多的事迹是从母亲和乡亲口中了解的,始终以父亲的英雄精神为榜样,成为村民口中工作学习“英雄”。他表示:要让红色基因赓续传递,代代相传。

志愿者们深深地感到:地雷战的英雄们曾经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勇往直前流血牺牲,他们是我们今天和平幸福、万家灯火的守卫者。而英烈的子女、亲人勇敢担当,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撑起了家庭和祖国的希望,我们关爱他们的后人,就是对抗战胜利最真诚的纪念,就是对抗战英烈最真挚的缅怀,就是赓续和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每一位志愿者的公益行动,每一分钱的善款捐赠,都是对烈士后人的一份爱的奉献。

募捐爱心款,敬献英烈忠魂及后人

在抗战纪念日慰问看望先烈及后人活动中,中共海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参加大会及演出人员达到800多人。中共海阳市委组织部、中共海阳市委宣传部、海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阳市融媒体中心、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地雷战纪念馆、海阳市文化馆、海阳市音乐家协会共同举办了慰问烈士及后人“雷乡战歌”汇演活动。

小草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卢浪秋先生在“小草基金捐赠仪式”和“雷乡战歌”演出纪念活动上发表“弘扬抗战精神、凝聚革命力量”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广泛深入地继续开展关爱英烈的募集爱心捐赠活动。

他说:海阳市是英雄的城市,海阳人是英雄的人民。当年一部举世无双的海阳人民抗战战史,把海阳人民的英雄本色、爱国精神、坚强意志、宽阔胸怀,诠释的淋漓尽致。

今天一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雷乡战歌”,更是把海阳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开创时代新局,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宏大气势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潮。值得我们学习。

抗战英烈,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楷模。当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国家的尊严,关爱他们,就是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

今天我们带来的慰问善款是有限的,但对烈士及后人的拳拳爱心是无限的。我们希望,这些有限的善款,能像投入宽阔海洋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的爱心波澜,形成心灵的共振。能像投入公益事业的酵母,使慈心善举在全社会发酵膨胀,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关心烈士后人的爱心洪流。让所有为民族解放、祖国复兴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真正含笑九泉。

“雷乡战歌”中,将慰问活动推向高潮

作为革命老区的海阳,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这里共有6608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致敬英烈,让英烈的后代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日前,由小草基金、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共同发起了对海阳抗战英烈后人的困难子女进行爱心慰问公益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募得善款肆万(40000)元。

在2025年9月2日,晚上举行的海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的现场,举行了善款捐赠仪式。小草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卢浪秋先生与青岛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于海江先生为海阳抗战英烈后代中的困难子女颁发爱心慰问金肆万元。海市文旅局党组书记申海涛同志、海阳市乡村人才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科负责人焦坤同志上台,共同完成交接仪式。

小草基金的慰问善款赢得在座的英烈及后代,800多名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和交手称赞。

卢浪秋主任并代表小草基金管委会向各位爱心捐赠善款人士表示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地雷战是海阳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创举,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成功实践,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团结抗战的光辉典范。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海阳地雷战为背景,以三位全国民兵英雄为原型,在海阳成功拍摄了军事教学片《地雷战》,轰动全国,使海阳地雷战的英雄故事家喻户晓,蜚声海内外。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唱响美丽海阳”燃情奏响——“雷乡战歌”的文艺汇演,共演出2个小时,十六个节目,群情激昂正能高水平的演出慰问英烈及后人,引起了观众阵阵热烈掌声、赞赏和强烈的反响。

在“雷乡战歌”中,“小草基金慰问抗战英烈后人公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通过重温海阳老区烽火岁月,讴歌英雄事迹,展现海阳地区作为“地雷战故乡”的红色底蕴与时代新貌,对于赓续传承海阳革命老区地雷战爱国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抗战胜利日,青岛小草基金会志愿者驱车500里,赴海阳市慰问抗战英烈及后人!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