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位始终怀揣热忱、以行动践行大爱的共产党员——曹秋梅。她生于1964年,曾身着戎装淬炼初心,退休后却未停下奉献的脚步。十三年来,她一手搭建公益平台凝聚爱心,一手牵线搭桥联结资源,在企石镇、在东莞乃至更远的地方,书写下“退休不退志,大爱无止境”的动人篇章。

戎装初心不改,退休转身赴公益
“人生的不同阶段,应该都有不同的精彩,年龄不是问题,只要肯付出,只要在行动,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曹秋梅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走过半生始终践行的信念。
年轻时,曹秋梅是一名军人,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早已融入她的骨血。2013年重阳节,一份对远在南京母亲的思念,成了她公益之路的“启明灯”。她带着水果、牛奶走进企石敬老院,陪老人们聊家常、剪指甲。一位老人一句“好久没有人来看我了,今天真的好开心”,深深触动了她的心。从那天起,曹秋梅坚定了“把余热献给公益”的决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才是退休生活该有的意义。”

曹秋梅深知,仅凭一人之力,能帮到的人有限,唯有汇聚更多社会力量,才能让爱心覆盖更广。2013年,她创建“企石爱心商家联盟”群(后发展为“慧日联盟”),最初只有5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启了每月定点走访困难户的行动。
义剪义诊、文明创建、慰问走访,每一场活动她都亲力亲为。渐渐地,曹秋梅的行动像一束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靠近。从最初的5人,到后来的100多人,志愿团队里有企业家、律师、司机、医生,涵盖各行各业。

2015年,联盟全年开展20多个公益活动,帮扶企石镇1000多人次老人、单亲家庭小孩、残疾人。6月,得知9岁男童严小健患白血病,她发动慧日联盟商家与湖南商会企石分会多次捐款;中秋前夕,联合发起爱心月饼捐赠,140盒月饼被送到独居老人、残疾人与单亲母亲手中;11月,在“姐妹同行”活动中,牵头25位爱心商家与单亲母亲签订帮扶协议;12月,又组织“爱在冬日”活动,为孤寡老人添衣加被。

除了帮扶困难群体,曹秋梅还带领慧日联盟深度参与社会服务:连续两年联合资助新疆小朋友上学;发动联盟商家为企石镇康复中心的孩子送关爱;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公益宣传。多年来,联盟开展公益活动120多场,而曹秋梅始终是那个“冲在最前、想得最细”的人。
十三载公益路:大爱不止于企石
曹秋梅对生命的敬畏,融入每一次无偿献血的行动中。她已坚持无偿献血16年,每年固定献血两次。她所在的福乐家园扶老助残志愿服务队,三年间累计献血量达13000毫升。晋江市医院副院长郭协力曾评价,民间团体统一组织长期献血的情况较为少见,这支团队的坚持让医务人员深受感动。

2016年加入曹氏宗祠后,曹秋梅将公益范围从企石扩展到东莞多个镇街。同年8月,她回到家乡安徽淮北参加同学聚会时,牵头组织同学前往相山区社会福利中心慰问五保老人。“希望能通过活动,带动同学和淮北当地的爱心人士,为家乡作贡献。”此后,她持续关注家乡公益需求,搭建起东莞与淮北的爱心桥梁。
2024年6月,梅州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作为东莞市建设工程信息服务协会党支部成员,曹秋梅迅速响应,牵头组织成立赈灾小组,联动各方社会力量筹集物资。经过数日筹备,她与协会成员驱车赶往白渡镇灾区,不仅交付救援物资,更亲自加入救灾行列,帮助灾民清扫街道、分发物资。此次赈灾行动,仅三天便拉动20多万元物资与善款直达灾区现场。

以文为媒,传递温暖
曹秋梅不仅是公益路上的“行动者”,还是“记录者”与“联结者”。她热爱写作,常以文字记录公益活动的点滴、身边人的故事。她更善于搭建“桥梁”,让不同领域的人相互联结、共同成长。
在她的影响下,身边朋友连续三年为困难祖孙购买保险;众多企业家、商户不仅诚信经营、让利市民,还主动参与“诚信商家”“爱心商家”评比,让“公益”与“经营”相互赋能,形成良性循环。
“我已五十了,距一百岁不远了,弹指间我也会死去。我不奢望向老天借五百年,它不给,我也享受不起。我只想静静地把这后五十年活好……”

这是曹秋梅在《我已五十了(真好)》中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满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通透。这份通透,让她在公益路上更加坚定:不追求名利,不计较得失,只愿“尽己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年过六旬的曹秋梅,依旧活跃在公益一线。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一点都不累,反而觉得特别开心、特别充实。”

从军营到商场,从家庭到公益,曹秋梅的人生角色不断转变,但“为他人奉献”的初心从未改变。她就像一束“慧日”,以自身为光源,照亮困难群体的前行路;又像一座“桥梁”,联结起爱心与需求、个体与社会。而她所传递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信念,也将感染更多人,让这个世界因每一份微小的善举,变得更加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