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何文婕)重阳节之际,10月29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青岛法院老年人民事权益保障工作情况,发布老年人民事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近三年,青岛法院共受理涉老年人民事案件8.5万余件,案件总体呈现以下特点:涉及案件类型较为广泛,从赡养、继承等传统家事领域延伸至财产权益侵害、劳动劳务争议及公共服务保障等其他领域。意定监护纠纷、居住权纠纷、指定遗产管理人纠纷、社会养老纠纷等新型案件相继出现。老年人司法需求更加多元,不再满足于单一权利救济,而是扩展为对司法程序、实体权益和情感修复的复合型要求,案件需求从“解纷”向“综合保障”升级。
青岛两级法院高度重视涉老年人权益案件的审判工作,依法妥善审理涉及老年人的民事纠纷,积极探索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模式,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法沐家和”党建品牌引领作用,凝聚工作合力,实现对涉老纠纷的源头治理和综合化解。推进涉老审判专业化建设,选配熟悉老年人心理、具备涉老案件审理经验的法官参与案件审理,用好人身安全保护令、教育令、指导令等形式,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加强诉讼服务中心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上门立案、巡回审判机制。注重发挥调解优势,与公安、妇联、司法局等部门共建联调机制,力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加强涉老法治宣传,真正将依法维权意识内化到老年人内心,在全社会倡导尊老爱老风尚。
青岛中院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赡养扶助、财产保护、涉老合同等涉老权益纠纷热点难点问题,对于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