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为乡村经济保持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乡村产业振兴要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让农文旅产业同频共振,让每一片茶山、每一朵花田都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激活美丽乡村建设“源动力”,以乡村产业“多点开花”助力乡村振兴“多面出彩”。
舞动“创新”之笔,绘就产业升级新画卷。乡村振兴战略被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要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乡村振兴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将创新势能加快转化为产业动能。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通过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探索科技兴农、产业富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同时,基层党员干部要化身“思维导师”开设田间课堂,带领村民进行“思想破冰”行动,让村民从“看天吃饭”转向“靠智致富”,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使“红土地”焕发出“智慧经济”的蓬勃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用好“特色”之笔,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促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特”制胜,以乡村“土特产”为核心,向乡村旅游、康养、餐饮等产业拓展融合,发展“土特产+旅游”“土特产+康养”“土特产+文化”等新业态,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特色名片,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以“特色”之笔,勾勒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充分发挥云南当地花卉、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等优势资源,坚持走好绿色发展的路子,真正让“绿色”成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更好地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土地生出“金元宝”,让青山变成“聚宝盆”,在绿水青山间书写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答卷。
紧握“融合”之笔,书写农文旅融合协奏曲。加强文化赋能和旅游带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坚持把“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乡村文旅新业态,坚持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将乡村的文化遗迹、特色建筑、民间技艺、田园风光等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打造乡村非遗文化体验游、生态农业观光园、智慧农业产业园等新业态,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附加值。(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密祉镇党委组织委员 张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