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夕,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充分肯定新时代青年投身基层、奉献边疆的可贵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今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当自觉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以信仰为笔、担当为墨、人民为纸,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奋斗融入民族复兴梦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恢宏征程中书写无愧时代、无悔人生的青春答卷。
一、以“信仰为笔”勾勒时代底色。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这既是对青年精神底色的强调,也道出砥砺奋斗的根本动力。回望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青年以信仰为光,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从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先声激荡,到“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薪火传承,再到今天无数青年奔赴乡村、扎根边疆,信仰始终是青春最深沉的注脚。坚定信仰,意味着要站稳政治立场,把对党忠诚作为毕生信念;厚植情怀,意味着要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发展放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去考量和实现。新时代的青年要自觉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价值航标和行动指南,在深化理论学习中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在深悟思想伟力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特别是在边疆、乡村、基层等广袤天地中,越是环境艰苦、条件艰难,越要以坚定信仰点燃奋斗激情,让信仰成为书写青春最厚重的时代底色。
二、以“担当为墨”描摹奋斗风景。“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总书记的高度评价,既是激励也是召唤。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奋斗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远赴边疆支教,不计报酬、不惧艰苦,在简陋教室里托举希望,在雪域高原上洒下光热,他们以无悔青春回应时代之问,以默默奉献彰显责任担当。他们的身影,是新时代奋斗者群像中动人的一帧,是写在祖国边疆最有力量的青春图卷。新时代青年当以此为镜,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奋斗中坚定信念、涵养情怀、练就本领、增长才干,不负韶华、不辱使命,把奋斗作为青春最鲜明的底色,让奋斗之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人生画卷。
三、以“人民为纸”写就青春答卷。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青年书写人生答卷,最根本的“试卷”就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脱离了人民的青春注定单薄无力,扎根于人民的青春则澎湃磅礴、意蕴悠长。志愿者们选择走进边疆乡村,既是信仰驱动的选择,更是人民立场的体现。他们把支教课堂当作播种希望的沃土,把村头巷尾当作了解社情民意的课堂,带去的不只是知识和理念,更是党和国家温暖有力的关怀。他们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在边疆播撒文明火种,在万里山河中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新时代青年要把服务人民作为不变的价值坐标,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中、落在行动,在为民造福中找准成长坐标,在回应关切中丰富人生厚度。把脚步迈进田间地头,把目光投向困难群众,把真情倾注民生福祉,让青春因与人民血脉相连而更具厚度和温度。(文/陈恩泽)
供稿:江西高安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