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修订,体现了党中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的决心,彰显了党中央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坚守。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要以主角姿态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念好“学、干、带”三字诀,用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以“学”筑基,当好勤俭节约“明白人”。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镌刻在精神旗帜上,从“红米饭南瓜汤”的革命岁月,到“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奋斗年代,勤俭节约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从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政治高度来看,学习贯彻《条例》、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要求,更是应对风险挑战、巩固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条例》精神,原原本本研读《条例》条文,逐字逐句领会核心要义,结合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勤俭节约与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的内在联系;同时,主动对标典型案例,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增强思想警醒,时刻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将节约理念融入到党性修养中。
以“干”践行,争做务实节俭“实干家”。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缺吃少穿、物资匮乏的苦日子,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广大党员干部应严格自我要求,从工作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将厉行节约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公务活动中,要严守标准规范,坚决杜绝超规格接待、豪华会议等铺张行为;接待用餐严格执行“四菜一汤”标准,倡导“小份菜”“半份菜”,推行“N-1”点餐模式,餐后主动将剩余餐食打包,减少食物浪费;会议活动精简流程,取消鲜花布置、材料彩印等繁文缛节,推广“云会议”、善用“电子档”,减少不必要消耗。在日常办公中,养成“随手关灯、双面打印、循环用水”的节能习惯,积极倡导无纸化办公,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外出优先使用共享交通工具,降低公车运行成本,杜绝“大手大脚”式消耗,真正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
以“带”促效,勇当风尚引领“先锋军”。“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不仅是个人作风的体现,更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党员干部应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以“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带动“绝大多数”的共同行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会创建活动,推动形成崇俭戒奢的鲜明导向;同时积极延伸示范半径,主动向家人、朋友传播节约理念,培育勤俭风尚,带动身边人共同参与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中。党员干部还应发挥监督作用,对身边的浪费行为,及时提醒纠正、敢于“红脸出汗”,以“较真碰硬”的态度纠正不良风气,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自觉。
作者:高榕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