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这不仅对今后深化改革发展方向进行了定盘指引,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按下了“加速键”。改革潮涌千帆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贯彻大会精神,勇立潮头,逐梦踏浪,乘“舟”启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强则国强,人才兴则国兴。要让人才工作在乡村振兴领域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必须精准施策,从识人、用人、留人每一环节都需精心布局,不断深耕细作人才“沃土”,才能够促使这块“土地”持续得到“人才养分”的供给,激发人才队伍的无限活力。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逐步实现整体富裕、普遍富裕,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
四季更迭无声,一个转身,就迎来了立秋。“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立,有开始之意;“秋”预示颗粒归仓。立秋之后,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广大基层干部要“熄灭”暑热浮躁之气,进入人生的“抽穗拔节期”,在“磨心气,凝静气,养精气,蓄锐气,接地气,蕴底气”中默默丰盈自己,成长为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
“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党性修养,是干部履职尽责、建功立业的思想根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干部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的体现,也有助于干部系好仕途上的“第一粒扣子”。广大干部要强化党性锤炼、恪守为民初心、坚持真抓实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走稳走实新时代赶考之路。
强调纪检干部不是“钦差大臣”,是要求纪检干部不能有特权思想,不能凌驾于组织和纪律之上,不能有“看谁不顺眼就想整谁”的错误思想,而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贡献力量。纪检干部不是“钦差大臣”,这一表述旨在阐明纪检干部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性质。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进一步凝聚了强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驻村青年党员干部,更应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助力乡村改革发展跑出青春“加速度”。
网络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因此,建立有效的网络法律监管体系显得尤为必要。网络法律监管不仅可以遏制网络犯罪,保障公民权益,还能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全国基层党建网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