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冉三角村村口至田间的公路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往来穿梭,忙着收割运输玉米,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村民冉维东笑着说:“今年能够顺利秋收,多亏工作队给村里修了这条路。要是往年,连着下这么多天雨,地里积水严重,收割机根本走不了,今年秋收一点没耽误!”——村民所说的公路是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驻村工作队到来之后为村里修的路。
2024年1月,工作队驻村后,看到村里通往田间大棚的路年久失修,便积极对接联系相关单位,并在县、乡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争取到沧州市红十字会资金340余万元,硬化道路2万余平方米,解决了粮食蔬菜运输难题,得到村民一致认可。
冉三角村修缮完成的道路
“冉三角村地处泛区,发展受限。我们通过深入走访发现村里西红柿、红薯、麻山药等农产品销路窄、价格低。为此,我们变身‘推销员’和‘快递员’,主动帮村民找销路。”工作队队长张国磊说。
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统计产量、调研市场、制定售价,积极向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及系统内各单位推介,成功对接销路。同时,他们还为村里争取到农业集体项目资金50万元,并参与到甄选产品、记录订单、采摘运输和送货上门的全过程中,以“一条龙”服务彻底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帮助村集体增收2.5万元。
结合冉三角村实际,工作队还引进了经济效益良好的肉鹅养殖项目。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他们与养殖大户合作,成功引进500只鹅苗,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2万余元的稳定收入,为乡村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工作队查看肉鹅养殖场地
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队向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争取资金2万元,购买336株山楂树苗,与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一同为村庄增添新绿;并发动干部群众一起清理坑塘垃圾、占道杂物,为村中心坑塘安装防护栏,对村内主干道进行绿化美化,更换损坏路灯,安装监控设施……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从协助办理孩子入学、申请建房补贴,到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帮助低保户入住养老院;从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到自筹资金安装路灯;从组织开展“迎新春写春联送福字”活动,到联合爱心人士为70岁以上老人及困难群体烹制“暖心大锅菜”……近两年来,工作队用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载满了村民通往幸福之途。(通讯员 袁洪丽、彭宾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