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精简考核事项,以精简优化考核为抓手,切实为基层减负、干部赋能、改革增效”。在优化年终考核过程中,不妨多一些“断舍离”思维,“断”绝重复考核,“舍”弃繁琐流程,“离”开形式主义,让基层能够轻装上阵,把精力花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
精减考核指标,“断”绝重复考核。考核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但若名目繁多、频率过高,不但会让考核效果大打折扣,更加重了基层负担。要对基层各个工作的考核指标进行精减优化,由组织部门牵头、业务部门自查,全面梳理考核清单和结果指向,建立重复考核指标退出机制,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要推行考核指标集中一次会审制,剔除一般性、常规性等导向不强的指标,只有经过会审通过的考核指标方能录入考核评价系统,不得随意增加。通过挑重点、挤“水分”、减条目,推动考核精准简化。
强化结果运用 ,“舍”弃繁琐流程。如果考核程序复杂、步骤过多、流程繁琐,就会跑偏走样,成为“造文件”“摆拍”等形式主义的“助推器”。考核方式要删“繁”就“简”,考核流程要简化。删去不必要的层级和环节、华而不实的标准和要求,减少基层迎检投入的人力、财力、时间成本,使基层高质效服务人民群众。要加强日常考核、深化分类考核、做实年度考核,合理确定考核程序,能简化的简化、能归并的归并,健全完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切实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制约作用,让干部在实干中得实惠、在担当中受褒奖。
充分注重实绩,“离”开形式主义。考核做“减法”,不能只管一阵子,而要立足常态长效,充分杜绝形式主义,最终效果要落到干部的工作实绩上。要刹住“材料为王”的不正之风,由考材料、查痕迹转向考成效、重实绩,要坚持群众路线,到实地查看,请人民群众当“考官”打分,避免考核结果与实绩“两张皮”。要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全方位考核印证干部工作实绩,注重干部一贯表现和工作实际,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力求做到精准高效与简便易行相统一,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近距离多角度识别干部,考准考实干部工作实绩。(中共定边县委组织部 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