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陕西省彬州市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干部补贴挂钩机制,通过“收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双向捆绑”模式,有效激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破题:从“被动干”到“主动为”
“发展村集体经济缺资金、缺技术,但最缺的是‘人’的积极性。”彬州市北极镇党委书记程亚锋一语道破症结。针对村干部动力不足、村集体经济“空壳化”等难题,彬州市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干部补贴挂钩办法(试行)》,明确将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的10%作为奖补资金,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差异化分配,打破“大锅饭”思维。同时,将集体经济增收情况与村干部评优评先、考录公务员、推选“两代表一委员”等直接挂钩,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立规:精准界定“创收性”边界
为确保机制公平公正,彬州市对集体经济收入范围作出严格界定:仅纳入经营性、创收性收入,如村集体自主经营利润、对外合作分红等;明确出租资产租金、理财产品收益等5类非经营性收入不纳入挂钩范围,防止“躺赢式增收”。新民镇曹家店村党支部书记陈军怀对此感触颇深:“现在必须实打实搞产业,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大不一样!”通过“村级申请—镇级审定—部门审核—备案发放”的闭环管理,奖补资金分配全程公开透明,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增效: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政策撬动下,村干部纷纷化身“致富带头人”。韩家镇韩家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军科带领村民深耕苹果产业,通过技术升级、延长产业链,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北极镇依托特色养殖、农机服务等多元业态,3个村集体收入从“零基础”跃升至50万元以上。据悉,该机制推行以来,彬州市已为16个村95名干部发放奖金28.52万元,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达10个,3个村正向“百万村”目标冲刺。
(中共彬州市委组织部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