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兰州新区:把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6.5%,增速全省第一

浏览:81933 次 发布时间:2025-04-23 15:18

本网甘肃讯(臧秀娟)4月23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改革进行时  县区在落实”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兰州新区专场,兰州新区进行发布。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军介绍有关情况、有关部门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兰州新区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坚持把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促推经济增速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领跑国家级新区。先后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据悉,2024年实现经济增长13%,获得全省重点工作评价贡献奖;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6.5%,增速全省第一,在全省经济增长贡献评价中获得第一名,以改革促发展取得实际成效。

特别是去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深度支持兰州新区改革发展,精准定位推动改革,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出台《深化兰州新区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为新区更好践行“极地台区”战略使命注入了强劲动能。目前,各项改革和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一是坚持以改革优服务、激活力,体制机制塑造新优势。聚焦服务经济和产业发展取向,遵循“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理念,压减管理层级,优化组织架构,着力构建权责清晰、职能科学、领导有力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精简高效、规范顺畅、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创新实施“全员聘用、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制度,实行以目标牵引、定期考评、依绩定薪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持续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二是坚持以改革建平台、强链群,产业能级实现新跃升。坚持产业立区、工业强区,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关键抓手,为落地企业和项目提供“七通一平”和水电气暖地等低成本要素保障,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11个,牵引带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2个千亿级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商贸物流、现代农业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近五年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先后获誉“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区化工园区跻身全国百强。创新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组建6个产业招商专班和15个区域驻点联络服务部,通过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元化模式精准发力,累计引进优质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6100亿元,有力支撑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列国家级新区前列。

三是坚持以改革简流程、提效能,营商环境拉高新标杆。对标全国标杆城市和其他国家级新区先进经验,迭代升级“放管服”改革95项+民营经济提振32条政策组合拳,全力打造“新事心办”服务品牌,营商环境建设“十张特色牌”经验获《中国改革报》整版推介。组建成立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构建“蓝图管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代办服务”全链条审批体系,推动办事流程“极简化”、行政审批“极速化”、政务服务“极致化”,实现投资项目审批时效较全国平均提速75%,企业开办“一网一窗一环节零成本”、个体登记“秒批秒办”,近五年市场主体年均增长8200户。在全省率先推行便利店、超市、药店等8个行业“一业一证”审批改革,创新实施“数字政采”模式,政府采购实现开标“不见面”、投标“零跑腿”、合同“线上签”。

四是坚持以改革促创新、扩开放,发展动能激发新活力。全力打造兰白科技创新“第三极”,深化与在兰科研“新四军”协同创新,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一体化创新生态。2024年新增同位素实验室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个、科近泰基离子放射治疗技术创新联合体等创新载体13个。重离子医疗、同位素医药、前沿新材料、氢能技术等已成为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组建科技创新局,成立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不断提高创新服务能力水平。建成科技创新中试基地矩阵,设立产业孵化基金池,推动532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科技进步贡献率保持全省前三,荣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外贸、外资、外经、外服“四外联动”机制,建成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国家级互联网直联点等枢纽工程。建成西北首个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形成“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立体开放体系,6大监管场地高效运行,国际班列通达20余国,贸易网络覆盖60多国,成功获批国家进口贸易示范区、加工贸易承接地和外贸转型基地三大国家级开放平台。

五是坚持以改革优生态、促转型,绿色发展蹚出新路径。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创新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拓增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空间”,聚力打造“省门第一道”绿色走廊,积极创建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城市绿化率由不足5%提高到3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提前完成万元GDP用水量“十四五”目标,“无废城市”建设达到国家中期评估目标。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全国率先落地生态修复贷、城市公交“净零排放”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改革助企融资1340亿元,“绿金通”创新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特别案例。荣获“联合国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入选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

六是坚持以改革惠民生、增福祉,社会事业绘就新画卷。通过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双轮驱动,创新开展“产业兴城”“才聚新区”等品牌招聘活动,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领跑全省,近三年年均新增常住人口超8万人。在2025年“产业新城·智享未来”人才交流大会上,吸引7.8万求职者参与,达成就业意向4.2万人,充分显示了各类人才对新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对标全国一流标准,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成中小学校124所、医疗机构165家、文化场馆40个、体育场地近千个。科教园区入驻院校17所、师生15万人,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工匠摇篮”。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获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获批“全国医防融合试点城市”。城乡社区治理经验被国家民政部推广,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城市”。

杨军讲,当前,兰州新区正处于跨越赶超的关键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兰州新区改革的部署要求,主动融入服务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落实1139工作部署,秉持“三新五化”思路举措,强产聚群,创新聚变,兴城聚气,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区篇章。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兰州新区:把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6.5%,增速全省第一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