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铁血铸魂 文心立骨

浏览:76542 次 发布时间:2025-07-28 11:55

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军人情结,对于军人总有一种崇拜之心,总觉得他们身上有着穿越风雨的力量。当我从曾任某部队参谋的文友朋友圈看到军旅作家孙华伟的新书出版书讯链接时,思虑再三,还是忍不住拜托他代请一本作者的签名书。等待消息的日子,内心充满了忐忑,怕自己冒昧,怕作者拒绝,时间似乎变得特别漫长。可当我收到快递,捧着书本指尖碰到纸页的瞬间,心里暖暖的充满了感动。看着扉页上刚劲有力的签名,藏了很久的敬意终于妥帖安放。

中国特种兵,他们是雪线之巅的孤影,用冰棱雕刻忠诚;是沙漠深处的驼铃,以风沙磨砺锋芒。他们是行走的界碑,是移动的长城,是和平年代最锋利的剑,也是人民心中最温暖的光。伞降深渊、潜水破袭、丛林潜伏、雪域冲锋,他们把青春揉进硝烟,将恐惧踩在脚下,用极限超越极限,以生命守护生命。而作者孙华伟既是中国特种部队的军人,又是用笔尖记录壮美山河的人。

品读这部《醉里挑灯看剑》,作者孙华伟以真挚笔触勾勒出独特的生命轨迹与深邃的精神疆域,融合了军人的豪迈与特种兵的铁血生涯,形成了其独有的精神品格,让每一位读者在文字间收获震撼心灵的触动与直抵人心的启示。这既是一部当代特种兵的成长史,更是一曲荡气回肠的家国恋歌,在铁血与柔情的交织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图画。

孙华伟的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传奇。青年丧父的痛、母亲患病的忧、考学失利的挫、提干受阻的难……,诸多磨难皆未能磨灭他的信念。出身书香门第的他,18岁怀揣《新华字典》与文学梦想奔赴西北军营,在风沙与硝烟中完成了从书生到特种兵的蜕变。军务倥偬间,他把午睡的床榻当作书桌,将列车的颠簸化为灵感,在病房的输液架旁笔耕不辍,最终让文学梦想在坚持中绽放。这份在逆境中不屈的奋斗姿态,为每一个砥砺前行的人点亮了精神灯塔。从坚守西部军营十六载到转业晋京,作者利用“零敲碎打的力量”,在二十年里积累了200余万字作品,出版7部专著,8次荣立军功。从战士到文书、从战地记者到文化俱乐部主任、从杂志主编到闻名军内外的作家,在荆棘遍地的路上,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力,每一次身份转变都是一次自我超越,在逆境中绽放出生命的光芒。

翻开《醉里挑灯看剑》,最感动人心的莫过于字里行间奔涌的家国情怀。孙华伟始终以军人的赤诚打量世界。他笔下的家国,既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也有“长城望”的深沉忧思,更有对“子弹与和平”的辨证思考,这种多层次的情感表达,让家国情怀在文字中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文学名家梁晓声先生所言,孙华伟的文字“即使写风景、谈山水,也都是从家国情怀出发的”。比如在《勇士的伤疤》《死亡名额》等篇章中,作者以亲历者的视角,将特种兵的训练日常与生死考验娓娓道来——他将特种兵的铮铮铁骨与脉脉温情熔铸笔端,既有三栖训练的汗透征衣,也有实战演习的生死考验,更有面对牺牲时的忠诚无悔。这份深植血脉的家国情怀,在他的书写中化作穿透纸背的力量,让人深切感受到军人肩上的责任与荣光。这些带着体温与伤痕的文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沉甸甸的家国情怀”究竟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作为特种兵中的作家,孙华伟的文字兼具了军旅文学的刚健与抒情文字的灵动,于简洁凝练中见真章:既有对军营生活的鲜活刻画,又有对人生真谛的深沉叩问,更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西部军营的风霜雨雪、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异国他乡的文化碰撞,都化为他笔下的鲜活素材。他的散文简洁凝练却意蕴深厚,既能精准描摹三栖训练的铁血场景,也能细腻捕捉格桑花在雪域高原的绽放姿态。比如《天堂》:天堂原来在心上……;比如《格桑花开》:在我看来,一朵傲立的格桑花就是一名英雄战士,他们在雪域高原迎风而立,守卫着神圣的哨位;比如《黄河石林》:黄河石林美在奇观天成,美在石传神韵,美在谷中藏洞,美在民歌传承,美在诗意朦胧。他以“奇、神、绝、纯、醉、痛、忧”七字经纬,将地质奇观的壮美与生态忧思的沉重交织成文,文字如灵动音符在读者心间奏响,既有山河的壮阔回响,也有灵魂的低语沉吟,字里行间尽是文学的张力与温度。他笔下的《仰望星空》令人思索:仰望星空,就是仰望真理,仰望宇宙;仰望星空,就是仰望历史,仰望未来;仰望星空,就是仰望生命,仰望自我!他从星空感悟真理与生命,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哲学思考。他笔下的《塞外行军吟》令人共鸣:在塞外行军,尽管你的身影很渺小,但你的目光会像沙丘那样远大,你的胸怀会像沙漠那样宽广,你的思绪会像漠风那样飘荡,你的心底会像泉眼那样明亮。他笔下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令人感动:茫茫戈壁之上,大风起兮云飞扬。飞扬之处,风云变幻,席卷残云。永远不变的,是西北军人那沉甸甸的誓言与忠诚。无论是记人物风骨的《精神独立的陈寅恪》,抑或谈人生感悟的《你就是自己的国王》,都透着“字字皆从生活来”的扎实质感。这种文字功力既源于书香门第的熏陶,更来自生活的厚积薄发。孙华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真正的成功不在于起点高低,而在于是否拥有“枕戈待旦、闻鸡起舞”的勤奋,“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持”。

《醉里挑灯看剑》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一位特种兵作家的成长,更在于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成长成才的精神坐标,为每一颗追求理想的心灵提供了温暖而坚定的指引。书中那些关于生命、理想、奋斗的思考——“仰望星空就是仰望真理”的哲思,“依靠自己独立成功”的信念,“让轻逸承受生命之重”的担当——如同穿透迷雾的星光,为迷茫中的青年指引方向。正如教育部文学专家、著名作家鲁先圣所言,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一位锐气凛凛的特种兵作家,如何在文学的战场上发出刺破苍穹的长啸”。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部充满力量的精神读本,它让我们看见一位当代特种兵作家对家国的赤诚、对信念的坚守、对文学的执着。这部作品让我们懂得:真正的“挑灯看剑”,既是对家国的忠诚守望,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寻。合上书页,耳畔似乎仍能听见西北军营的号角与案头笔耕的沙沙声交织回响。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青年最动人的模样——以铁血铸魂,以文心立骨,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

(作者:周洁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合阳县作家协会秘书长)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铁血铸魂 文心立骨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