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王爱明:以家庭农场助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浏览:78337 次 发布时间:2025-08-22 14:07

本网江苏淮安市联络办讯(责编:郭枭天) 农场主王爱明,男,1978年10月生,大专学历,所学专业为农村经济管理,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关。自2019年接手农场工作,从农业最基础工作做起,凭借对农业的深厚情感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农场各项工作得到稳步提高,并积累了丰富的农业领域职业经验。家庭农场辐射带动农户联动的独特模式助推地方乡村振兴,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用自己的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从而先后获得多项殊荣:该农场先后被认定为市、区“示范农场”、“省级示范农场”、连续3年被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授予《江苏十佳优秀家庭农场》、2021年被全国诚信企业守约办等单位授予“5A级服务三农金牌企业”、 “优秀家庭农场”。2023年获得中国产品质量认证检测管理中心和中国品牌企业评价管委会授予“中国3·15诚信品牌”、同年被中国产品质量认证检测管理中心和中国品牌企业评价管委会授予“中国知名商标”。2025年被诚信万企工程授予“守信先锋单位”,王爱明2021年被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授予“江苏农业发展致富带头人”称号,2023年8月获得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结业证书,且获“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称号。2025年5月被中国质量监督企业协会、中质信江苏质量诚信监督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诚信家庭农场主。2025年被中国质量监督企业协会批准为地员单位。2025年5月被中国质量监督企业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中质信江苏质量诚信监督委员会评为全国质量信用双优单位。

回乡创业——创办家庭农场

王爱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就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认识到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决心通过创新的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在深入调研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于2019年毅然决定利用村里流转的土地在家乡创办家庭农场,同时又到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进行农村经营管理专业学习,为自己更好地以家庭农场助力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万丈高楼平地起。王爱明自家庭农场创办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农场发展上,围绕现代农业总体目标,他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尝试多元化种植,实行精准化、智能化、科学种田,并借助父亲国家级农机合作社这一现有平台,参加农机插秧机操作培训,为本村及周边农户机插秧增加农场收入。就这样,王爱明在干中学学中干,从而促进家庭农场健康稳步可持续性发展,赢得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当地干群的一致好评。2019年底,王爱明的家庭农场实现产值32.9万元,终于挣得了他创业后的第一桶金。

务真求实——培养过硬本领

打铁先得自身硬。王爱明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家庭农场得以长足发展,必须掌握一整套过硬的生产管理技能,具备多面手、万精油的操作能力,他先后参加市新型职业农民农作物植保、省级农机修理高级技工、市、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发展、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以及淮安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者等专业培训,并分别获得农业部职业技能插秧机操作工、农作物植保员、农机修理工(高级)等证书,且于2020——2024年帮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完成多项农业示范项目。

2021年,王爱明的家庭农场实施淮安区测土配方化肥(双减)试验示范推广绿化防控、配方施肥,经测产,较上年度提高55公斤/亩,增收154元/亩,节约肥料成本86元/亩,节本增效240元/亩;2022年1月,王爱明的家庭农场实施淮安区农业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同年实施耕地质量监测点项目。通过科学管理和创新实践,从而实现家庭农场既是地方乡村振兴的发展示范实体,又是科学种田试验试种的科研基地。成为王爱明家乡的一个集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

王爱明每每跟人们谈及他的家庭农场总是这样说:“我这一生将与我的家庭农场共存亡,我认准的路必须走到底,必须将我的家庭农场办出规模、成为典范!”

亲农助农——实行福射联动

王爱明的为人正像他的名字那样,热爱家乡的人民,他创办家庭农场的目的就是为了以点带面,为全村及周边群众树立样板,且带动大家打破传统理念,共同实行科学种田、科学致富。

王爱明在家庭农场初具规模时,首先想到的周边的群众,帮助他们提高对科学种田增产增效的认识,还经常为困难户、无劳户无偿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田间作业。为了带动大家共同发展,他经历了“上门请不来,拿钱买不来,尝到甜头自觉来”的艰辛过程。王爱明推行“农场福射,带动联动”的独特模式,将家庭农场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福射到周边农户,带动加联动的方式实现全面发展。王爱明带领他的团队以及周边群众进行农业现代化转型,引进智能化农业设备,实现精准农业。他还注重科研创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在王爱明家庭农场的带动下,周边农民实施智能化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带动了周边农户的转型升级。

王爱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地方农业行业整体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

规范管理——农场健康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号召,王爱明按照市场化、规模化要求,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制度、章程,围绕企业经营准则,严格制定家庭农场章程,其中包括农场负责人职责、农场生产技术职责、家庭农场检测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以及家庭农场内部管理,农场档案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及家庭农场内部管理、农场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建立“三簿三表”台账,即生产销售记录簿、财务收支记录簿、培训记录簿、财务化管理、规范化运营、实现生产、销售、管理、制度、财务一整套规范化管理体系。

双管齐下——经济、社会效益同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爱明的汗水没有白流,在他的艰苦努力下,轩玮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他的家庭农场年产值逐年递增。尤其是他们种植的水稻因米质优、小麦因出粉率高而倍受客户喜爱,从而实现农业订单种植。

王爱明创办家庭农场不仅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而且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以“农场+农户+带动+联动”的独特运营模式帮助家乡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特别是王爱明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他采用生态种植、循环养殖等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农村宜居程度。

在脱贫攻坚战中,王爱明充分发挥家庭农场的作用,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他还积极参与扶贫项目,为当地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再攀新高——着力打造“轩玮”品牌

王爱明创办了家庭农场从开始的一片空地到脚踏实地,再到死心塌地直到今天的改天换地,以此实现惊天动地。

王爱明决心继续深化家庭农场的发展规模,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他正着手进一步扩大农场规模,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他还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王爱明创办家庭农场实行“农场+农户+带动+联动”的共赢经营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他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合作共赢、强化生态保护、着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目标。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王爱明:以家庭农场助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