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港口经营许可证即将到期,请记得提前一个月申请延续……”近日,扬州市江都区某家港口企业接到了来自区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的主动提醒电话。这份“上门”的服务,是扬州市江都区交通运输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模式的切实举措,旨在通过主动靠前服务,杜绝企业因疏忽导致的证照失效风险,让政务服务更具精度与温度。
该项措施的优化,源于对一起个案的反省与整改。今年上半年,区内一家港口企业因未及时办理港口经营许可证延续手续被依法注销。针对暴露出的服务短板,扬州市江都区交通运输局立即组织研判。分管副局长韩国伟表示:“政务服务不能止于‘坐等上门’,必须‘主动向前’,把工作做在前头,才能真正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随后,该局由局领导牵头,相关业务科室具体落实,迅速制定了“主动预警、靠前服务”的工作机制。工作人员摸排辖区内港口企业经营许可证期限情况,对即将到期的企业,提前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点对点提醒,并详细指导企业准备延续申请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
“过去是企业主动申请、我们审批,现在是我们主动提醒、指导办理。”江都区政务服务中心交通窗口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规定,港口经营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续手续的将被注销,企业重新申请程序更为复杂。“我们前置一步、多做一点,企业的运营就更顺畅、更安心。”
这一转变,看似只是服务方式的小调整,却体现了江都区政务服务工作理念的大转变——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通过精准推送提示信息、明确指引办理要求,帮助企业避免了因证照失效带来的经营中断风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江都区的这一实践,是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发展的微观体现。这种主动、精准的服务,有助于减少企业无谓的运营负担,维护其正常的经营秩序,这正是在微观层面为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贡献力量。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需要无数个这样落在实处的“主动一步”来支撑。
扬州市江都区交通运输局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以“政”当时的态度抓改革,以“务”实处的作风优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刘树东、谭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