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宁夏讯(红杉)当国庆的五星红旗在塞上江南的晴空下飘扬,在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二批建设项目施工1标段的工地上,却没有节日的休憩,只有机器的轰鸣与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自9月10日开工以来,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工局公司”)项目部以“保冬灌、惠民生、显担当”为靶心,在完成渠道土方开挖回填作业后,正趁着十一黄金期向渠道护坡混凝土浇筑发起攻坚,用“国庆不打烊、攻坚不停步”的铿锵誓言,书写着水利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
5月3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位于青铜峡市叶盛镇的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2025年度第二批建设项目施工1标段的工地上看到,50余台挖掘机、自卸车等大型机械如同钢铁巨兽,在渠道两岸有序穿梭,300多名建设者身着工装,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忙碌——有的校准模板、有的搅拌混凝土、有的指挥浇筑,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了确保3.5万立方米渠道混凝土浇筑在10月18日如期完成,宁工局公司项目部将国庆假期变成施工‘冲刺期’,采用‘挂图作战+动态优化’的管理模式,创新推行‘白+黑’‘三班倒’作业机制,让施工链条24小时高效运转,全力推进项目工程建设提速快跑。”项目部技术负责张瑞介绍。
“10月20日渠道通水,确保冬灌顺利进行”——这不仅是刻在进度表上的目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面对渠道护坡3.5万立方米混凝土的浇筑重任,项目部以“小时”为单位精细排布工期,将十一黄金周锁定为全力冲刺的“施工高峰期”。
在项目部的墙上,施工进度图清晰标注着每日任务,从混凝土运输量到浇筑面积,每一项指标都精确到小时。这种“精准到小时、动态保进度”的管理,不仅让施工效率大幅提升,更让每一步推进都踩在“保通水、保冬灌”的节点上。正如项目部技术负责张瑞所说:“冬灌关系着灌区来年的收成,我们多抢一小时进度,灌区百姓就多一分安心,这股劲不能松。”
作为全国水利领域“两重”标志性工程,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并非简单的设施翻新——它在维持灌区总体布局、灌溉现状和引水流量不变的前提下,靶向改造影响效益发挥、存在病险隐患的骨干设施,既是对古老灌区的“焕新升级”,更是对塞上农业命脉的“强基固本”。
宁工局公司项目部的建设者们深知,手中浇筑的不仅是混凝土护坡,更是灌区的“节水密码”“丰收保障”。工程建成后,青铜峡灌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升,深度控水节水目标将落地见效,每一方水资源都能在渠道中流淌得更高效。而灌溉能力的提升、区域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将让这座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古灌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生机。
10月的塞上,风已带了凉意。当城市里的人们享受着假期的悠闲,宁工局公司的建设者们用坚守诠释着“匠心”——他们把对节日的牵挂藏在心底,把对责任的担当扛在肩头,向着10月20日渠道顺利通水冬灌的目标全力冲刺。“国庆不打烊”,背后是300多名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他们将思乡之情转化为建设热情,将假期团圆变作工地拼搏。这份坚守,源于对水利事业的忠诚热爱,源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深切使命感。
这个秋天,在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地上,宁工局公司的建设者们用奋斗为祖国献上最深情的祝福。他们以工地为纸,以汗水为墨,绘就着一幅“匠心筑精品、攻坚保通水”的壮丽画卷。渠道蜿蜒向前,如同他们不曾停歇的脚步——承载希望,通向丰收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