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石小益)“爷爷,您先尝刚蒸好的馒头!”“奶奶,这是我用麦粒粘的小太阳,送给您!” 金秋十月,恰逢重阳节与世界粮食日双节交汇,江苏省如东县岔河镇古坝幼儿园以 “金秋飘粮香 童心润重阳” 为主题,打造了一场集孝亲教育与粮食珍惜教育于一体的沉浸式活动,让稚嫩童心在与长辈的互动中,读懂传统美德的温度,感知每一粒粮食的珍贵。
1
活动伊始,园长石小益的开场辞便为现场注入温暖底色。她没有生硬说教,而是用 “种子怎么变成米饭” 的生动故事,将 “一粒粮食一滴汗” 的道理融入童趣表达,让孩子们在倾听中明白粮食来之不易,也在重阳佳节的氛围里,懂得要像珍惜粮食一样敬重长辈。台下,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时不时转头望向身边的爷爷奶奶,小小的身影里满是认真。

舞台上,祖孙同框的表演更是将温情拉满。小班萌娃们奶声奶气唱响《好娃娃》,摇晃着小脑袋模仿 “帮爷爷捶背、给奶奶端茶” 的模样,惹得台下长辈笑出眼角细纹;中班孩子手比心、身轻晃,用《感恩的心》手势舞传递心意,指尖划出的每一道弧线都藏着对长辈的依赖;大班哥哥姐姐则带领爷爷奶奶跳起《健康歌》,伸展手臂、扭动腰肢的互动里,笑声与音乐交织成最动听的节日旋律。没有华丽的舞美,却因 “祖孙共演” 这一核心,让每个瞬间都格外动人。

若说舞台表演是 “情感表达”,那动手环节便是 “温情落地”。小班教室内,揉面盆前满是温馨画面:奶奶的大手裹着孙子的小手,将雪白面团捏成圆滚滚的馒头,蒸笼升起的白汽里,祖孙俩盯着逐渐鼓胀的馒头,眼里的笑意比馒头还甜。馒头出炉后,孩子们第一时间举到长辈嘴边,一句 “您先尝”,让敬老的种子悄然发芽。

中班的活动则把 “课堂” 搬到了户外田埂。秋日暖阳下,爷爷弯腰将土块敲碎,奶奶从布兜里捻出饱满麦种,手把手教孩子把种子撒进浅沟。“轻轻撒,别攥太紧,种子也要呼吸呢!” 奶奶的叮嘱伴着微风,孩子学样儿松开手指,看着麦种落入泥土。这播下的不仅是麦种,更是农耕文化里的陪伴与珍惜;而在 “祖辈忆粮情” 环节,爷爷讲起 “小时候用窝窝头充饥,一粒米都舍不得掉” 的故事,眼角泛起泪光,孩子们静静倾听,有的悄悄握住爷爷的手 —— 老一辈的艰苦岁月,成了最生动的 “节约教育课”。

大班孩子的创意与孝心同样亮眼。手工桌上,孩子们跟着奶奶用麦粒粘出金灿灿的 “小太阳”,爷爷则帮忙剪出彩纸麦叶做装饰,当祖孙俩捧着成品端详时,麦粒的颗粒感与彩纸的鲜艳碰撞出别样温馨;“指尖生桃” 环节里,孩子们认真折叠、粘贴,将寓意 “福寿安康” 的手工寿桃送到长辈手中,软糯的声音说着 “祝爷爷奶奶长命百岁”,瞬间融化长辈的心。
欢乐套圈圈、秋日热饮、“我剥你吃” 等互动环节,更是让温情渗透每个角落:爷爷扶着孩子的手瞄准套南瓜,没套中就笑着递上新圈;孩子踮脚端来琥珀色的冰糖雪梨饮,看着奶奶小口啜饮后,开心地蹭了蹭奶奶的胳膊;果盘前,孩子们认真剥着香蕉、橘子,把果肉喂进长辈嘴里,每一口甜都裹着浓浓的关爱。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不只知道‘重阳节要敬老’‘粮食要珍惜’,更能在亲手做、亲身感中,把这些品质刻进心里。” 园长石小益说。活动落幕时,孩子们牵着长辈的手走出幼儿园,有的还在念叨 “下次还要和爷爷种麦子”“要把馒头分给奶奶吃”—— 孝亲与节约的种子,已在金秋的粮香与重阳的温情里,悄悄在孩子们心中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