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四川达州讯(文/李涛 报道/杜靖宇)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会长、中誉恒信工程咨询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涛有幸参加了中共达州市委党校举办的统一战线代表人士综合能力提升研讨班。此次培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理论教育、党性锤炼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了参训人员的政治素养、履职能力和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水平。作为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会长,李涛会长深感此次培训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强化“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培训系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十二个必须”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通过专题授课,笔者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而民营经济人士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两个维护”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行动指南。
结合达州市“达人英才计划”人才政策,笔者深刻体会到:理论学习必须与地方实践相结合。中小微企业商会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需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具体行动。例如,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商会应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引导会员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为达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二、以实践教学深化民族团结,探索“资源换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现场教学环节,我们深入通川区西城街道红旗路社区(四川省统一战线共识教育基地),学习了该社区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为特色、获评“全国民族团结模范”的先进经验。红旗路社区的实践启示我们: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而民族团结的关键是“心”。商会与红旗路社区的合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服务共享”的治理理念:
资源整合:商会依托社区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用工对接等服务;同时,企业反哺社区建设,通过捐赠物资、开展公益项目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
文化融合:通过联合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汇演、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促进民营经济人士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能力提升:培训中增设的参政议政实务课程(如社情民意信息撰写技巧),帮助商会成员提升履职能力,推动企业诉求转化为政策建议。
推进多元合作,践行“商社价值共创”:加强养老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商会会员企业建设银辉食堂、一老一小养老服务中心、石榴会馆等为社区居民,特别是为老年人提供物美价廉的“营养午餐”及日间照料、康养理疗、免费轮椅、自助身体检测设备等多种服务。成立“五老活动中心”,组建“五老服务队”,充分发挥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领导、老模范的作用,带领居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规范健身活动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一模式为中小微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企业不仅是经济主体,更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通过“资源换服务”,实现了企业成长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三、以参政议政能力提升服务大局,推动民营经济人士成为发展“生力军”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
民营经济人士的成长,不仅需要经济实力,更需要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作为商会会长,我需引导会员企业做到“三个结合”:结合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例如在绿色转型、科技创新中践行“双碳”目标。
结合参政议政,发挥桥梁作用:通过撰写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反映企业诉求,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结合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推动企业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此次培训是达州市落实“两新”组织党建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推动民营经济人士成为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的积极力量。
未来,商会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化与红旗路社区的合作,探索更多“党建+统战+经济”的创新模式,为达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民营经济人士的成长,既需要个人奋斗,更需要组织的引领。作为商会会长,我将以更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务实的履职能力、更开放的合作姿态,团结带领会员企业,在推动达州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