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以“传承、创新、国际化”为主题的2025年度“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发展论坛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博雅资源生态圈主办,燕园人合、元培商学院、未名策府、元培工匠、博雅会等单位协办,旨在深化传统医学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及各国传统医学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发展。

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外传统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与行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扎希德·谢赫·哈马德、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创始人严晓蒸、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中国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袁冰天等嘉宾出席并致辞。论坛核心聚焦三大维度:一是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南亚、中亚案例分析,推动政策互通与资源整合;二是强化标准引领,依托世卫组织框架构建国际传统医学认证体系;三是促进产业赋能,探索传统医学与大健康、美业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本次论坛特邀五位嘉宾做主旨演讲:首先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岳正刚主旨演讲: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其次是迪拜医科大学草药与综合医学系主任、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扎希德•谢赫•哈马德主旨演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联酋)草药和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与机遇。
然后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中国合作中心秘书长陈昕岚主旨演讲:走近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介绍论坛筹备情况及合作愿景,展望跨领域协同发展。
还有中国科学院科技史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经典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儒医分会常务理事常佩雨主旨演讲:“一带一路”节点国家中医药文化传播影响及对策。
最后由医学博士、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副主席、青岛滨海学院南亚校区副校长穆罕默德•沙赫巴兹主旨演讲:“一带一路”沿线南亚传统医学发展机遇与挑战。与会专家围绕药食同源产业发展、一带一路国家草药医学现状、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传统医学标准化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前沿观点与实践成果。


活动期间举行了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健康科普形象大使授聘仪式及多项表彰。来自浙江温州的陈清岩因其长期扎根基层、致力于健康科普推广的突出贡献,被聘为“国际健康科普形象大使”,同时获评论坛“突出贡献人物”。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扎希德•谢赫•哈马德,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副主席穆罕默德•沙赫巴兹为获奖代表颁发证书。

陈清岩出生于中医世家,二十岁起自学中医,精研经络穴位技法,在慢性疼痛调理方面形成独到技法,曾帮助多位患者改善健康状况。作为一名几十年深耕“三农”的媒体人,他深切关注基层群众健康,自筹资金创建“富康帮驿站”健康品牌,积极投身公益科普。近年来,他整理撰写了近十万字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资料,即将结集出版,旨在推动健康知识普及,助力“每个家庭有一个懂健康的人”。

本次论坛为政府、学界与企业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展现了我国传统医学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发展理念,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