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产业链上的崂山好品牌寻踪:向“新”而行,海洋生物医药的“深蓝力量”

浏览:75820 次 发布时间:2025-11-06 16:41

本网青岛讯 (通讯员 毕建平)11月5日,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策划举办的“产业链上的崂山好品牌”系列媒体见面会的第三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专场,青岛琛蓝健康产业集团常务副总裁樊庆山,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兼工会主席于吉章,山东卓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舰,青岛超蓝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窦清行出席见面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超蓝生物:以AI与数据双轮驱动,开拓药物研发“新蓝海”

在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化浪潮奔涌的今天,成立于2022年4月的超蓝生物,正以其独特的“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深度融合模式,在药物发现与酶活性优化的广阔蓝海中崭露头角,致力于成为加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新锐力量。

作为一家深耕AI驱动药物发现(AIDD)的科技企业,超蓝生物构建了覆盖从创新药物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优化到苗头化合物合成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公司尤为注重在海洋生物科技这一前沿领域布局,通过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及TOP500强企业建立战略生态合作,融合超大规模计算与深度学习技术,大幅提升了药物分子筛选与生物活性物质的解析效率。

构建核心壁垒:百亿级数据资产与系统性专利布局

数据与专利是超蓝生物构筑技术护城河的两大基石。数据资源方面:公司已建成总量突破100亿条的多维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涵盖药物分子结构、生物靶点、功能食品成分等5大核心类别及47个细分领域。该平台通过标准化与多模态关联技术,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的高效数据流通。专利技术方面:公司已累计申请10项AIDD模型发明专利,并取得11项先导化合物发现系统软件著作权,形成了覆盖分子动力学仿真、虚拟筛选等核心算法的差异化技术壁垒。在此基础上,公司推出的三款自主知识产权AI药物发现辅助系统,成功构建了“算法-软件-场景”的完整技术闭环。

这一坚实的“数据+算力”双轮驱动平台,已为公司带来丰硕的早期研发成果。目前,超蓝生物已储备561个经实验验证的海洋工具酶分子及351个高潜力候选药物分子,为后续开发提供了高价值的起点。

聚焦临床转化:II类与I类新药研发双双报捷

公司的技术实力正在具体的药物研发管线中得到验证。在II类药物研发方面,公司已针对3个营养脑神经靶点,筛选出10个构象的351个潜在药物分子,相关研究正由合作研发机构深度推进,并预计斩获5项Ⅱ类新药潜在专利授权。在更具突破性的I类新药研发方面,其核心管线——海洋多肽镇痛新药已获得青岛某知名三甲医院的伦理批件,正式进入临床药学研究阶段。早期反馈显示,该药物效果显著,且无成瘾性和依赖性,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打造高效闭环:“智能计算+湿实验验证”驱动研发加速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超蓝生物打造的独特研发范式。其活性分子发现智能软件系统能够实现从靶点验证到定向优化的全周期精准筛选。配套的数据平台则独家运营着全球规模最大的3D海洋天然产物数据库,为海洋来源创新药研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数据支撑。

尤为关键的是,公司实验端与拥有30余年经验的院士团队合作,配备国际顶尖分析设备,形成了“AI预测-湿实验验证”的高效转化链路,显著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新药开发的风险。

展望未来,超蓝生物表示将继续深化“计算+实验”的双引擎驱动模式,不断强化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效、精准的研发赋能服务,助力更多创新药物早日上市,造福全球患者。

琛蓝健康:以“海洋+中药”双翼战略,领略大健康产业创新之路

作为中国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力量,琛蓝健康产业集团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立足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宗旨,以独特的“海洋+中药”双轮驱动战略,构建起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拥有400余家连锁服务机构的综合性健康管理平台。

全产业链布局:五大板块构建健康生态圈

琛蓝健康已形成多元化、多业态的产业格局,旗下五大事业板块协同发展:新康芮汇生活:聚焦中老年健康服务;康尔生物:提供安全食材系列产品;神洲友品:打造质优价美的日用消费品;

颐圣康和:整合名医资源与OTC中成药;银色世纪:专注重于中老年旅居康养。

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集团成功将业务延伸至功能营养食品、品牌原料、中医健康管理、医用材料及中药新药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与业态创新能力。

科研为本:院士领衔打造国际化研发体系

琛蓝健康坚持“科技立业”发展理念,组建了由60余名硕士以上科研人员构成的跨国研发团队,并聘请管华诗院士、王琦院士、薛长湖院士分别担任海洋产品研发、中医健康技术及海洋活性物质研发总顾问,形成“三院士护航”的顶尖科研格局。

集团与中国海洋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深度合作,聚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高值化利用、中医药创新药物研发等关键领域。目前累计拥有37项国际专利、138项国内专利,承担24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山东省瞪羚企业等多项重要荣誉。

技术创新:海洋与中药融合结出硕果

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琛蓝健康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原料ArcTide™海参肽拥有三项国内外专利,其制备技术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创新研发的ClamBP™蛤蜊肽建成全球首条仿生酶解技术寡肽生产线,并获得国际首个蛤蜊肽产品生产许可证。

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集团在甘肃陇西建立产业基地,推动东西部产业协作。其创新产品JointAlive更成为全球首个通过美国FDA NDI认证的复合中药组方品牌原料,实现了中药国际化的重要突破。

践行责任:公益与创新并重的发展之路

琛蓝健康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全国银龄健康工程”“琛蓝健康营养中国行”等系列公益活动,通过捐建希望小学、设立助老基金、支援抗疫等多种方式回馈社会,展现公众型健康企业的责任担当。未来,琛蓝健康将继续深化“海洋+中药”的独特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国大健康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青岛市崂山区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低,2025年入选全国首批“质量认证融合试点”

青岛市崂山区近年来持续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通过搭建技术交流、产学研合作与金融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已基本形成以海洋生物医药为特色,以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以现代化医药服务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截至2024年,全区集聚海洋生物医药相关企业130余家,其中包括1家独角兽企业、6家瞪羚企业、2家上市企业和3家区级链主企业。全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123亿元,同比增长18%。

2025年,青岛市崂山区凭借在海洋生物制造领域的扎实基础、领先创新能力与完善质量体系,成功入选全国首批 “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融合试点,成为该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域特色产业。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北海片区效果图

精准招引,夯实产业链条

青岛市崂山区围绕“1+3+N”产业赛道体系,聚焦海洋生物医药特色,拓展生物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医药外包服务三大方向,夯实化学药与中药等基础产业。通过赴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精准招商,成功推动薛长湖院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转化项目“海养生物” 落地,引入青大徐文华教授团队“4D打印干细胞”项目,并落地“蓝药本草生物” 等海洋中药项目。

在创新药领域,推动喜鹊医药落户,加快脑卒中治疗药物TBN等三款1类新药研发;助力华芢生物筹备港股上市。在医疗器械领域,支持海信医疗业务拆分,新设三家专业公司;推动海泰新光与德国资本共建奥美克医疗,拓展国际合作。数字诊疗领域引进海星未来科技、天天好心情健康、蚂蚁逸康互联网医院等项目,构建线上健康服务集群。

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能级

青岛市崂山区聚力推进管华诗院士领衔的“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其中海洋药物LY102、LY104已获批进入临床。2025年以来,全区共有4款化学药品、4款三类医疗器械和24款二类医疗器械取得注册证书。黄海制药的布洛芬混悬液等4款化药获批上市;卓业医疗研发的全球首台 “3D结构光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 成功上市;瑞斯凯尔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获第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生态优化,促进集群发展

2025年以来,青岛市崂山区积极搭建产业交流平台,先后举办美丽健康产业闭门活动、人工智能与药物发现学术研讨会、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供需对接活动等品牌活动。其中10月30日的供需对接活动吸引全国28家企业和全市55家医疗机构参与,推动药械产业集群服务联盟揭牌成立,促成多家企业与医疗机构达成合作。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对新药研发企业给予市级资金1:1配套支持;对医疗器械企业最高奖励500万元;对创新医疗器械注册最高奖励650万元;对新建CRO、CMO、CDMO等平台最高奖励1000万元。人才方面,对实现产业化的新药和医疗器械团队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100万元和90万元奖励。

项目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青岛市崂山区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核心引擎。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一期完成设备采购,二期主体封顶;源嘉生命科技产业园一期竣工投用,已吸引4家企业入驻;医疗康复聚集中心、新华锦小蓬莱康养社区加快装饰装修;誉蓝生命科技产业园将于年内实现主体封顶。未来,崂山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强化创新引领与品牌塑造,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青岛黄海制药:深耕慢病领域六十余载,以“双特色”战略引领产业创新

创立于1959年的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扎根青岛66年的本土骨干药企,正以“慢病高端复杂制剂”与“海洋生物医药”为双特色发展轨道,持续深耕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四高慢病”领域,致力于成为中国缓控释技术领军企业与“四高慢病领域专家”。

技术深耕:三十载铸就缓控释技术品牌

黄海制药自上世纪80年代率先布局缓控释技术赛道,至今已深耕该领域超过三十年。1987年,公司推出全国首款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畅欣达);1991年,成功首仿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历经市场考验,伲福达已累计销售数百亿片,服务数千万高血压患者,不仅荣获硝苯地平类降压药首个“中国驰名商标”,更被授予“中国最具临床替代价值仿制药”称号,成为国产缓控释制剂的标杆产品。

海洋突破:融入“蓝色药库”开辟新赛道

依托青岛独特的海洋科研资源,黄海制药深度融入国家“蓝色药库”开发计划。2019年,公司与管华诗院士团队合资成立青岛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专注海洋创新药研发。

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LY102片与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LY104注射液已获得临床批件,多款海洋新药正处于研发管线中。同时,公司将海洋辅料技术应用于金伲福达® 等核心产品,并创立“海之钥®”大健康品牌,推出“海蓝之忆”、“无幽派”等功能食品,拓展海洋大健康服务场景。

产品迭代:“四高”领域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黄海制药密集获批10余款新产品,包括采用渗透泵控释等技术的新一代金伲福达®(硝苯地平控释片)、麦可欣®(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伊能舒®(瑞舒伐他汀钙片)、舒倍通®(非布司他片)、麦乐平®(恩格列净片) 及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实现了对“四高”慢病治疗领域的全面覆盖。

公司产品线已从药品延伸至医疗器械、特医食品及大健康产品,构建起“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生态。

展望未来:双引擎驱动新质发展

凭借“医药+大健康”双引擎驱动战略,青岛黄海制药在持续迭代缓控释技术的同时,加速海洋创新药研发进程。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制药匠心,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医药健康产品与服务,助力崂山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岛力量。

卓业医疗发布全球首台AI+3D结构光手术机器人,实现国产高端装备自主突破

山东卓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应用于介入微创医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日宣布其研发的全球首台 “AI+3D结构光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 正式获准进入临床应用。该产品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肿瘤微创治疗装备领域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自主创新的重要跨越。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单位,卓业医疗长期深耕介入微创技术,现已积累百余项知识产权,并参与多项国家与团体标准制定。公司创新构建的 “卓业云”生态闭环,将人工智能医疗大模型深度融入介入治疗全流程,为肿瘤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与术后管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技术突破:打破垄断,实现亚毫米级精准定位

本次获批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是全球首台采用 “AI+3D结构光机器视觉技术” 的同类产品,具备以下核心优势:自主可控:突破传统手术机器人对国外传感器的依赖,解决“卡脖子”问题;精准高效:实现亚毫米级定位精度,配准时间缩短至分钟级;集成一体:设备高度集成,拓展性强,可适配多种术式与应用场景。

该机器人有效解决了传统肿瘤微创手术中风险高、时间长、定位精度不足等临床痛点,为医生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精准治疗工具。

研发历程:从临床需求出发,完成从0到1的创新

卓业医疗的研发始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企业早期从事3D打印穿刺导板研发,后在与北京301医院专家团队的联合攻关下,于2022年完成工程样机研制,并于2025年3月正式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产品化落地。

在国内外尚无同类技术参考的背景下,团队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与深度医工结合,探索出基于结构光视觉的全新技术路线,最终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临床价值:提升手术质量,推动诊疗普惠

该机器人的应用将显著提升肿瘤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同时,系统有效降低了医生学习曲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诊疗普惠化。展望未来,卓业医疗已启动新一代具身智能肿瘤微创机器人的研发。未来手术机器人将从“辅助工具”迈向“自主执行”,推动外科手术进入更加精准、普惠与个性化的全新阶段。

(来源: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

编辑:于琛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产业链上的崂山好品牌寻踪:向“新”而行,海洋生物医药的“深蓝力量”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