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林国平 任磊 吴兆毅)2025 年 10 月 31 日,江苏省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内 “险情” 迭起却秩序井然 —— 由无锡市生态环境局、锡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无锡市锡山生态环境局承办,东港镇人民政府、锡山区消防救援大队、锡山区应急管理局等多部门协同协办的 “2025 无锡市(锡山)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在此圆满落幕。这场以 “真实场景、真实处理、真实联动” 为核心的实战演练,同步应对企业罐区火灾次生污染与槽罐车泄漏两起突发事故,全面检验了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能力,为太湖流域生态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双线 “应战”:模拟险情考验防控体系成色
演练伊始,“险情” 便呈叠加态势 —— 无锡市高润杰化学有限公司罐区因动火作业引发火灾,高温炙烤下罐区存储物质面临泄漏风险,大量含污染物废水若外溢,将直接威胁周边水体安全。

接报后,无锡市、锡山区两级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成立现场指挥部。在指挥部统一调度下,企业方立即落实主体责任,关闭雨水切断阀、启用厂区应急池,从源头阻断废水外溢路径;锡山新材料产业园同步激活 “三级防控” 体系,通过固定泵与移动水泵联合作业,将厂区可能受污染的废水快速转输至公共应急池,并紧急关闭九宫浜闸站,彻底切断污染物流入锡北运河的通道,实现 “事故废水不出园区” 的关键目标。

正当罐区火情处置进入关键阶段,东港镇创新西路又传来 “险情”:一辆牌照为苏 B09520 的废乳化液槽罐车发生交通事故,罐体内有毒有害的废乳化液持续泄漏,若渗入土壤或流入市政管网,将引发次生环境风险。指挥部迅速切换 “双线作战” 模式,抽调生态环境、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力量赶赴现场,按照 “拦车管制、堵洞截流、围隔筑坝、监测溯源、抽运处置” 全流程预案展开处置 —— 民警快速封锁现场、疏导交通,消防人员用生态围隔与临时土坝构建缓冲空间,环保监测人员实时跟踪污染物扩散轨迹,最终将全部受污染水体安全转运至专业污水处理厂,实现 “污染物零扩散”。
亮点突出:实战化 + 智能化打造应急新范式
此次演练打破 “单一险情” 的传统模式,以 “实战化、专业化、智能化” 为导向,在双线并发的复杂场景中,展现出无锡环境应急处置的创新突破。
在协同机制上,演练严格落实 “统一指挥、分级响应” 原则,生态环境、公安、交通、应急管理、水利、消防救援等多部门无缝联动,不仅高效完成各自处置任务,更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 —— 例如锡山区水利局实时提供河道水文数据,为闸站关闭决策提供支撑;无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锡山大队快速管控交通,保障应急车辆通行,真正形成 “一盘棋” 作战格局。

在技术与体系支撑上,演练深度融合环境应急现场态势感知系统与智慧环保平台,依托 “一张图指挥、多源数据研判” 技术优势,实时整合企业工况、水质监测、气象数据等信息,为指挥部精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充分运用重点风险企业 “三道防线”(源头防控、过程管控、末端治理)、重点园区 “三级防控”(企业内部、园区集中、周边流域)、重点河流 “一河一策一图” 等前期建设成果,确保每一步处置都有体系支撑、有技术可循,最终实现 “污染物零入河” 的处置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演练还探索了 “政府主导 - 企业协同 - 专业处置” 的应急新模式:政府部门负责统筹调度,企业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专业环保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处置服务,三方联动形成应急处置合力,有效检验了锡山新材料产业园水污染防控体系的实战转化能力。
以练促改:筑牢美丽无锡生态安全根基
演练结束后,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华娟对此次演练给予高度评价:“本次演练主题鲜明、组织严密、处置高效,既模拟了复杂真实的突发环境场景,又检验了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充分展现了无锡市在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中的创新实践和实战硬实力。”
无锡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强环境安全体制机制建设与应急能力提升:一方面,针对演练中暴露的潜在薄弱环节,细化完善应急预案,优化部门联动流程;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强化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的环境风险管控,推动 “三级防控”“三道防线” 等体系向纵深覆盖,不断提升风险预判、应急响应、现场处置的全链条能力,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筑牢美丽无锡建设的生态环境安全根基,为全省生态环境安全贡献更多 “无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