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鹿城,阳光和煦,古巷飘香。10月29日上午,中国石油浙江温州销售分公司团委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青春向党·红色印记”主题团日活动,在中山纪念堂与温州城区革命历史馆之间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一场“行走”的思政课。“1927年,中山先生逝世两周年,温州各界在此奠基纪念堂。青年们首先走进中山纪念堂,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浓缩着民主革命的风云岁月。团员青年庄顺薪驻足石刻前感慨:“百年前的‘东方大港’设想,今天已在温州湾畔加速落地,我们加油站也正从单一油品向‘油气氢电非’综合供给转型,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倍感使命在肩。”
随后,队伍沿蝉街慢行,脚下是唐宋遗风,头顶是秋日晴空。600米的路程,大家用脚步丈量城市文脉,也在用心触摸红色脉搏。抵达温州城区革命历史馆,展柜里1924年12月出版的《新青年》残页、独立支部秘密会议场景的沙画影像,让“浙南火种”瞬间具象。“原来最早的一批团员平均年龄只有19岁,他们用传单和油灯点燃了黎明。”青年员工在留言簿上写下:“青春不分年代,奋斗永远在线。”
一次“互动”的分享会。“如果让你用一句关键词致敬先辈,你会选什么?”在展馆出口的微宣讲环节,大家把刚刚捕捉到的历史碎片化作滚烫的宣言。“独立”“信仰”“薪火”“突围”……六张便签贴在移动白板上,拼成一枚闪闪发光的团徽形状。团员青年斯佳结合当前“充电站建设百日攻坚”分享体会:“当年先辈在白色恐怖下建立交通站,今天我们打通新能源‘最后一百米’,一样要啃硬骨头、打主动仗。”没有口号,却句句铿锵;没有舞台,却人人主角。30分钟的“青春Talk”让严肃的历史鲜活起来,也把“学思想”与“重实践”无缝衔接。
一份“落地”的共识。展馆留言墙前,数张便签随风轻晃,“独立”“信仰”“薪火”几个词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大家把便签贴成一枚团徽,也把一个念头深深刻进心里:把今天升腾的情感带回加油站,化作抬手加油、俯身插枪时的标准动作,化作面对顾客时多一句的耐心解释,化作夜班交接时多一次的设备巡检——让先辈的精神在方寸岛台、在罩棚夜灯下悄悄传承。历史从未远去,它正等待我们在每一次平凡操作中给出答案:青年在哪里,红色血脉就流向哪里。(中国石油浙江温州销售分公司团委 卢成庆 龚义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