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 当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蟠龙管区的老人在家中享受着上门理发的贴心服务,当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的困难家庭儿童在“成长加油站”里绽放笑容,当琅琊镇斋堂岛的低保户在卫生室进行免费健康体检……青岛西海岸新区正以服务类社会救助为抓手,在传统物质帮扶基础上,用更精准的服务、更温暖的关怀,为困难群众的生活注入光与热,托起稳稳的幸福。
精准画像:让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
“没想到工作人员连我血压高、行动不便这些细节都记在心上,每次上门服务都特别贴心。”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蟠龙管区低保户周大爷的感慨,源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对困难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
服务类救助始于对需求的精准把握。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牵头对困难群体开展全面走访调研,为1400余名困难群众勾勒出包含健康护理、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成长支持等四大类25小项需求的“精准画像”。在此基础上,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泊心爱理”项目为103名服务对象制定详细的探访计划和问卷,并针对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制定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方案;王台街道“芯台佑康”项目为低保人员和困境青少年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476份,根据综合验光情况,将视力异常对象纳入系统化防控训练计划;滨海街道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采取线上核查、线下摸排等多种方式,实时追踪需求变化。
这种“靶向定位”式的摸排,让服务资源与群众需求高效匹配。针对残疾人、高龄老人等行动不便群体,推出“上门服务包”;针对慢性病患者,配套定期体检与健康指导;针对儿童,定制安全教育与心理关爱课程。从需求收集到服务落地的“闭环链条”,让每一份服务都精准抵达最需要的地方,每一份温暖都能直抵困难群众的心底。
个性服务:让救助内容“量体裁衣”
“有心理老师定期开导,感觉孩子越来越开心了。”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困难群众对服务类社会救助的真实感受。
青岛西海岸新区立足困难群众多元化需求,打造“基础保障+特色服务”的救助体系,让服务更具针对性。在健康关爱方面,“芯台佑康”项目提供血常规、腹部B超等全项体检,配套TDP治疗仪、穴位艾灸等服务,已完成73人体检和12名青少年视力筛查;“健康山海”项目开展海岛巡诊,服务困难群众177人,并为30余人提供心理咨询。
在生活与心理关怀上,服务同样细致入微。“泊心爱理”项目推出理发、心理疏导、推拿等“关爱服务包”,半年内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超1700人次;滨海街道为困难家庭实施居家环境改造,配备电动轮椅、助听器等设备,为39户低保人员提供照护服务;灵珠山街道“青少年成长加油站”开展安全演练、手工实践等活动,200余人次困难家庭儿童参与其中,在趣味互动中收获成长。从身体到心理,从生活到成长,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量身定制”的温暖。
多元联动:让社会力量“同心共助”
“专业力量扎实、志愿者热心,政府搭台让大家的力量都聚到了一起。”参与“芯台佑康”项目的黄山卫生院工作人员这样评价新区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模式。
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格局,指导镇(街道)整合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等资源,形成救助合力。泊里镇慈善会与雪花公益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标准与流程,由专业团队承接理发、心理疏导等服务;王台街道联动“初心家庭志愿服务队”“红医先锋志愿服务队”,为60余名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体检;滨海街道联合中康温度公益、爱邻里康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关爱探访、房屋清洁等活动。
从政府搭建平台到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从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到志愿者奉献爱心,多元力量的协同联动,让服务类社会救助的触角不断延伸。如今,“泊心爱理”“芯台佑康”等品牌项目已成为新区服务类社会救助的生动实践,彰显着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民生的责任与担当。
精准摸排筑牢基础,个性服务传递温暖,多元联动汇聚力量。西海岸新区正以服务类社会救助为抓手,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在幸福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青岛市民政局)
编辑: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