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载光阴流转,那曾被战火灼烤的土地早已繁花似锦,但在硝烟岁月中熔铸的精神火炬却永不熄灭。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永放光芒。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弥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到“国之大者”的实际担当,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风骨到“底线思维”的自觉运用,从“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到“攻坚克难”的现实写照,伟大抗战精神穿透历史烟云,流淌于民族血脉深处,正以新的集体记忆和历史回响照亮着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命力在于薪火相传,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抗战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有力传播者。要用活红色资源,通过观看抗战影像、品读英雄家书、重温革命路线等,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每个党员干部心中深深扎根。要立足本职工作,把革命先烈激发的磅礴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要深化宣传教育,探索运用短视频、沉浸式戏剧、VR战场还原等创新形式,让人民群众在“身临其境”中铭记革命历史、激发精神共鸣,让抗战精神火种在全社会接续传递。
读懂历史不是为了沉湎过去,而是在这场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洞悉历史规律、汲取奋进力量,从而更好开创美好未来。从抗战烽火到和平岁月、从卢沟桥到复兴梦,时空坐标的更迭里,变化的是困难形态,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的奋斗姿态。今日之中国,正处于“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节点,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好历史经验,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和韧劲开拓工作新局面。面对改革深水区,以“壮士扼腕”的决心向顽瘴痼疾开刀,坚决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面对风险挑战,以“见微知著”的敏锐洞察事物变化,提高风险变机遇的转化能力;面对基层治理难题,以“自我革命”的魄力破除路径依赖,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尖兵。唯有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战略定力,才能不断战胜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
伟大抗战胜利深刻昭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便是抗战时期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生动写照。在和平年代,硝烟虽已散尽,“众志成城”的精神内核却从未改变。无论是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时的“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还是疫情大考时的全国一心筑起联防联控“铜墙铁壁”,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与强化。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想赢得民族复兴伟业,就必须团结人心、凝聚共识。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团结的方向不偏、力量不散。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小学生”姿态广泛吸纳基层群众的真知灼见,把群众诉求化作民生项目的方案规划、破解难题的妙策良方,用“实打实”的回应凝聚“一条心”的共识,步调一致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砥砺前行。
烽火虽远,精神永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以实际行动赓续革命薪火、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伟大抗战精神中团结一心、奋勇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攻坚动能。当无数个体的拼搏奋斗汇聚成逐梦新征程的时代洪流,伟大抗战精神便会在新时代焕发出历久弥新的永恒力量。(唐山市乐亭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付金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