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红色传承 挺膺担当——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投身“ 美丽中国建设”

浏览:78150 次 发布时间:2025-09-15 16:00

清晨,第一缕曙光洒落于祖国北疆辽阔的土地,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已整装出发。他们自首都北京奔赴内蒙古,开启了一场责任在肩、使命必达的“青护北疆”绿色征程。值此“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同学们以青春之我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踊跃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他们深入一线调研,用脚步丈量绿色边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展现出新时代首都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

文脉寻根 厚植信念之基

内蒙古博物院,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殿堂,成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的首站。

师生们在此溯源文脉、筑牢信念,让历史的厚重为“青护北疆”绿色行动赋予更深厚的内涵与更青春的张力。在博物院“远古世界”“草原生态”等主题展厅中,实践团开展了一堂融合生态文明、历史文化和北疆发展历程的现场教学。同学们系统了解内蒙古高原生态系统的演变特征、生物多样性及其脆弱性,深切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壮阔历史。

聆听讲解之余,同学们积极开展实地研讨。有的发挥专业特长,精准拍摄壁画中的古代动植物图像,为后续生态保护宣传积累一手资料;有的借助博物院生态图谱,现场比照近代草原退化区域与历史游牧路线的变迁关联。师生们还主动与讲解员交流,探讨古代节水灌溉技术在今天的应用价值。

此次参观让“青护北疆”从一个口号升华为融合历史镜鉴、科学实证与文化传承的系统工程,为后续实地调研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时间虽短,收获却丰。师生如海绵汲水,争分夺秒汲取文博知识,让“青护北疆”的信念深植于文化与知识的沃土。

图1 暑期实践期间,劳职学子开展守护生态行动。图为“守护生态” 实践团队成员

在内蒙古博物院合影留念 ,以青春行动践行生态保护使命。

生态护理 青春践行誓言

位于大青山南麓的黄花窝草原,原名“敕勒川高山草原”,总面积近2万亩,海拔在1600-1800米之间,绿草如茵,景色如画。

实践团师生跋涉至此,却无暇沉浸美景,而是迅速聚焦护绿使命,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留下的垃圾,立即分组展开环保宣传与清理行动。

同学们手持垃圾袋,沿草原小径细致捡拾废弃物;有的持喇叭礼貌宣讲环保知识,呼吁勿踏草坪、勿丢垃圾;还有的主动邀请游客访谈,征集保护建议。不少游客深受感染,自觉加入清理行列,共同守护草原洁净。

图2、3  图为实践团成员身着红马甲,在户外认真捡拾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生态环境,为“青护北疆”注入青春担当 。

实践团指导教师、劳经学院团总支书记郑文迪以身作则,俯身拾废、演示分类、讲解生态脆弱性及保护意义,以实际行动感召众人。在李伊涵书记的带领和教师的示范下,同学们热情高涨,全情投入,成为草原上一抹动人的“志愿红”。

活动尾声,师生们手握“青护北疆”旗帜合影,忙碌的身影在蓝天下跃动成庄严而活力的风景。经共同努力,草原环境显著改善,游客们也纷纷点赞,自觉遵守环保规定。

图4 图为由师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黄花窝草原开展守护生态实践并合影,用青春脚步丈量生态之美,以实际行动守护北疆绿水青山 。

科技赋能 创新护绿方式

本次实践中,师生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为生态调研、环保治理与绿色宣传注入新动能。

无人机在同学们的熟练操控下缓缓升空,如“天眼”般巡护绿色疆土,全方位俯瞰生态全景,实时跟踪环境状况与队员轨迹。

高空巡航有效突破了人员有限、时间紧张、任务繁重等限制,详细记录所到之处的生态信息,大幅提升实践成效。

同时,无人机还以独特视角捕捉北疆辽阔之美,定格师生调研、宣讲、护绿的点滴瞬间,为后续分析宣传提供珍贵影像素材。

借助无人机技术,同学们不仅提升工作效率,更以青年擅长的方式传递出守护北疆的坚定信念,使环保行动更立体、更可感、更具传播力。

后期,无人机航拍下来的高清影像也为师生们回到学校后开展相关分析和宣传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素材,使得环保行动更加的立体和具有传播力,让没有去过现场的其他师生更加愿意投身到“青护生态” 守护绿色生态实践项目中去。

图5、6 图为学生化身生态宣讲志愿者,在景区向游客开展生态保护调研采访,及围坐研讨,梳理景区生态调研数据、规划后续实践任务,以青春思考为北疆生态添砖加瓦,以青春对话传递绿色理念,

实地调研 责任书写荣光

实践团实践团随后赴塞上老街和大召无量寺开展调研。

塞上老街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曾是呼和浩特早期的商业中心,承载着厚重历史。

师生们无暇游览,深入街巷细致考察传统建筑保存状况。因游客密集、空间狭窄,部分古砖墙与木结构已现磨损。同学们主动对接管理处,了解保护现状与困难,礼貌劝阻不文明行为,轻语提醒勿靠勿触,并详细记录建筑损毁与风险。他们以质朴行动践行“青护北疆”誓言,在古老街巷中留下首都青年务实、坚韧、肯吃苦的清晰印记。

在大召无量寺,师生严格遵守寺规,分组轻声行动,在义工指引下协助清理落叶与垃圾,谨慎避让文物、不扰宗教活动。见到游客无意触碰古建、经筒等行为,大家及时上前礼貌劝阻,配合加强引导,并协助整理宣传册与指引牌,减轻寺方负担。调研中,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提议设置更醒目环保标识、加强新媒体宣传引导文明参观,获寺方高度认可。

炎炎烈日下,师生克服高温与陌生环境,始终坚守岗位,展现出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与保护意识,深刻体会到美丽中国建设需自然生态与历史文脉共同守护。

图7 实践团成员驻足文物前,了解文物背后生态关联,以青春视角助力文物保护与生态文化传承,为北疆文化生态守护注入力量 。

青春守护,北疆常绿“青护北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党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青护生态”项目宗旨,虽日程紧凑,但收获丰硕。师生们返回校园后,第一时间分享所见所感、所行所获。他们坚信,越来越多首都青年将响应号召,投身生态保护,以实际行动参与国家生态建设,为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将在青年接续奋斗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芒,这片被青春守护的土地,也必将永远生机盎然、绿意长存。(作者:尹粟 郑文迪)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红色传承 挺膺担当——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投身“ 美丽中国建设”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