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京旗红”闪耀!北京管道公众开放日解锁“红色引擎”密码

浏览:99206 次 发布时间:2025-09-22 10:26

“原来我丈夫天天守着的陕京能源动脉,装着这么多家庭的温暖!”9月19日,在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基地,员工家属刘黎宁的妻子抱着孩子,看着展厅里陕京管道输气路线图,眼眶微微发热。

这一天,50多位来自上下游用户、媒体记者、公司员工及其家属的代表齐聚一堂,参加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公司“看管网、进站场、亮品牌”媒体公众开放日活动——这也是公司划归国家管网集团五年以来首次邀请员工家属走进生产运行现场,在“京旗红”党建品牌的大旗下,同各方一起感受“首都城市供气生命线”的能源保供故事。

“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媒体公众开放日,就是我们让社会大众读懂北京管道的一个重要窗口。”北京管道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唐善华再三强调。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唯一在京油气长输管道企业,北京管道公司肩负着近5000公里“首都城市供气生命线”管理运营的重大使命,2025年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集团公司冲刺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节点之年。此次媒体公众开放日以“守护烟火、温暖你我——共话‘京旗红’同心更‘京彩’”为主题,在国家管网集团“红色能源动脉”党建品牌战略的引领下,既是对“京旗红”党建品牌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是央企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履行三大责任的生动实践。

“京旗红”:从“举旗”到“铸魂”,党建引领能源保供

“党建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心点亮。”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北京管道公司年中工作会上,大家这样谈到“京旗红”党建品牌。自“京旗红”党建品牌创建以来,北京管道公司党委始终紧扣“传承红色基因、承接管网之道、结合地域特色、引起员工共鸣”的理念,构建起“举旗、织网、强基、铸魂”四维架构,让党建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举旗,就是要把管道沿线人民安危冷暖放在首位。”公司党委组织与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在交流环节指出,让在场代表频频点头。“作为央企,我们必须牢记‘央企姓党’,把‘两个维护’贯穿到每一次巡线、每一次维保中。”近年来,北京管道公司党委以国家管网集团“红色能源动脉”党建品牌为指引,秉承“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企业宗旨——从保障陕京沿线和北京冬奥会供气,到助力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再到守护千家万户的“人间烟火”,“京旗红”旗帜始终在能源保供一线高高飘扬。

在“织网”层面,“公司-分公司-作业区”三级品牌矩阵更让党建活力直达基层。在活动现场,陕西分公司的“源动力”品牌、北京分公司的“首善情护京蓝”品牌、榆林作业区的“沙柳红·心动力”品牌案例,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我们内蒙古分公司的‘擎旗护脉’子品牌,就是要在零下35℃的寒冬里,守住输气管道的‘体温’。”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党委书记程飞在致辞中,讲述了去年冬天员工们顶着暴雪巡检的故事,“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雪地里踩出的脚印,是冻红的脸上绽开的笑容。”

而北京管道公司的“5+4”党建方法论体系,则为“京旗红”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了硬支撑。其中,管理层面五维发力:关闸分流抓重点、试点牵引破难题、集中淬炼提质量、标准执行促规范、反思升级谋长远。任务层面四轮驱动:选育书记强队伍、主题党日激活力、选树典型立标杆、价值创造促发展,让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据介绍,仅陕西分公司就通过“党员带头徒步两万五”活动,6年来累计巡线13.25万公里,整改隐患3863项;北京分公司则依托创新“京空间”平台,让技术攻关有了“红色阵地”。

最让各方代表们动容的,是“京旗红”的“铸魂”之力。30多年来,北京管道公司已为沿线70多座城市、1000多家企业、1.2亿人民累计输气突破7500亿立方米,2023年管输商品量达743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在2023年北京140年未遇的“7·31”特大暴雨中,百余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奋战23昼夜,用血肉之躯筑起“防洪堤”,确保了“首都城市供气生命线”的安全。

“这些数字背后,是‘京旗红’浇灌出的责任与担当。”内蒙古输油气分公司党委副书记侯志博说,“央企做大做强,离不开党建的政治统领——我们要让每一名员工都知道,自己守的是管道,护的是民生,担的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矩阵式典型:从“个人”到“团队”,榜样力量照亮奋斗路

“夏天工服上的盐渍能画出‘地图’,冬天哈气搓手才能握稳笔,但每多精准一个数据,就是给‘首都城市供气生命线’多上一道保险。”在当天的先进宣讲环节,山西分公司管道工程师徐勇的讲述,让开放日现场陷入沉静。这位被同事称为“活地图”的工程师,用160公里管线的“每一寸记忆”,拉开了北京管道公司“矩阵式典型工作法”的序幕。

此次媒体公众开放日邀请的先进典型代表,既有内蒙古自治区级劳动模范,也有北京管道公司的先进典型,涵盖了生产建设、运营维护、技术创新、应急保供等多个领域——他们共同构成了“京旗红”党建品牌下的“榜样矩阵”。

“2022年,公司给我机会转管理岗,但我还是选了技术一线——搞技术是我心底的热爱,也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北京分公司工程师刘黎宁的话,让台下的妻子红了眼。这位拥有4项国家专利、带领团队节省近百万元维修费的技术骨干,现场展示了团队研发的“控制系统测试专用模块”——这个让测试效率提升75%的“小发明”,背后是30多个日夜的反复试验。“创新不是天才的专属,是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刘黎宁说,如今他的“创新工作室”已成了青年员工的“加油站”,“我想做一颗火种,点燃更多人的创新热情。”

河北分公司的王传涛,则带来了“燕赵尖兵”的攻坚故事。2023年河北汛情中,他踩着没过脚踝的洪水排查设备,守在压缩机组旁记录每一个参数,最终保障11家下游用户平稳供气;为解决阀室阀门排污的安全隐患,他反复画图试验,设计出“排污引流装置”,消除了火灾爆炸风险;通过进口设备国产化替代,他一次就节省56万元。“我就是个‘守路人’,守着设备,就是守着能源保供的‘生命线’。”王传涛的话朴素却有力。

还有扎根毛乌素沙漠的陕西分公司榆林作业区“管网铁军”团队,在郝卓卓的带领下,从“眼巴巴”依赖外方专家,到实现压缩机“自主维保”,用55种自制工具、38%效率提升,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内蒙古分公司的聂万鹏,在零下35℃的冬奥保供中喊出“我是党员我先上”,带领团队70天完成120余项作业,钻研“一键启站”技术,让陕京四线成为集团公司首条全线实现该功能的管道。

“这些榜样不是‘孤例’,而是‘京旗红’党建品牌培育出的优秀人物‘群像’。”北京管道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朱汪友解释,“我们的矩阵式典型工作法,就是要让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员工都能找到‘身边的榜样’,让奋斗精神可学可做、可追可及。”

尤其在先进典型事迹分享环节,来自地方的模范人物代表——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二中队班长樊炫的讲述,让现场每一位听众都为之动容。这位被战友们誉为“火场硬汉”的消防勇士,以“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坚守与拼搏,讲述了他和战友们在保障人民群众和国家生命财产安全征程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他们的故事,如同火场中的一股清流,穿透了喧嚣,让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同为国有企业,我从北京管道公司‘京旗红’党建品牌的建设中,深刻地体会到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开放日活动现场,下游用户代表——呼和浩特市燃气热力公司董事长富国华深情地表示,“看到北京管道和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拼命三郎’,我们就更放心了!老百姓的冷暖和安危就更有保障了!”

家属进现场:从“不解”到“共情”,同心筑牢“同心圆”

“爸爸,你平时就是这样‘给千家万户送气’吗?”在北京管道内蒙古分公司托克托压气站的工艺区,聂万鹏的孩子指着轰鸣的压缩机,好奇地问。当天下午,50多位各方代表走进托克托压气站,穿上劳保服、观看安全教育片,零距离感受管网人的工作日常——而员工家属的加入,让此次公众开放日多了一份“家的温度”。

“这是公司近五年来首次邀请员工家属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程飞告诉记者,“很多家属只知道爱人‘守管道’,却不知道具体守什么、怎么守;只知道爱人经常加班加点,却不知道背后的责任。北京管道公司党委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家属读懂这份工作,也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支持’。”

“当我刚刚走出呼和浩特火车站出站口时,没有想到,北京管网人抱着一大束饱含深情与敬意的鲜花欢迎我的到来,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如暖流般直击我的心扉,让我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里面打转!”一位怀抱几个月大的孩子来参加此次公众开放日的员工妻子,满含深情地说。

而当家属与孩子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托克作业区大门时,只见一排朝气蓬勃的青年员工们早已整齐列队迎接,他们齐声高呼:“欢迎嫂子和宝宝回家!”那声音,如洪钟般响亮,直击人心,有员工情不自禁地转身,悄然伸手抹去眼角滚落的热泪,那是对家的思念,更是对这份情谊的感动。

“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些管网人就像那永不停歇的齿轮,在生产一线默默耕耘,他们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家陪伴家人的时光,确实是聚少离多,难以尽到照顾妻儿老少的责任。作业区,又何尝不是他们另一个温暖的‘家’呢!”有上下游用户代表不禁发出这样的议论和感慨,话语中满是对管网人的理解与敬意。

在李江宁创新工作室,当徐勇妻子聆听了北京管道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转换的介绍后,她感慨地说:“以前啊,他总是念叨着‘管子安全了,心里才踏实’,今天,我亲眼见证了这样一些科技创新成果,也听到了他们的动人故事,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他的‘踏实’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心中的那些不解,甚至是曾经的委屈,都如轻烟般随风飘散了。”

而在公众开放日拍照打卡框前,家属们看到各自丈夫的照片,纷纷忍不住驻足,拉着丈夫、抱起孩子,一起合影留住这个“团聚”的日子。有位妻子对丈夫说:“画框里,是我们温馨的‘小家’;画框外,却是你默默守护的‘千万家’!”

“以前孩子总问‘爸爸去哪儿了’,我只能说‘去上班了’。”聂万鹏看着妻子和孩子在文化展厅里认真听讲解,眼眶有些湿润,“今天他们能亲眼看到我们陕京管网人工作的地方,知道爸爸在做有意义的事,我觉得这对他的成长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实践课堂。”

家属们的感受,也让现场的媒体代表深受触动。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记者张鑫说:“非常荣幸参加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特别是今天的先进宣讲环节,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媒体记者,我们将以笔为介、以镜头为媒,挖掘更多模范背后的故事,让社会大众看到能源保供战线的坚守与奉献,传递企业为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此次开放日活动即将结束时,在托克托压气站现场,各方代表与员工们以国家管网立体标识为前景,依依不舍合影留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鲜艳的五星红旗与蓝色管网司旗在迎风飘扬,灿烂的阳光也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这次媒体公众开放日不是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唐善华表示,“今后,北京管道公司党委将始终以‘京旗红’党建品牌为引领,打开‘窗户’,多请群众走进来,看一看,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首都城市供气生命线’,也让北京管道公司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更好地守护国家能源安全,为国家管网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交出更亮眼的答卷!”

据悉,此次公众开放日后,上千名陕京管网铁军将很快投身到今年的冬季保供大考中,同时北京管道公司还将整理各方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优化“京旗红”党建品牌建设,并计划将“家属参与开放日”常态化,让党建成果不仅惠及企业发展、造福社会,更要温暖每一个员工家庭,真正形成“企业-社会-大众-员工-家属”的“同心圆”,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蒋万全)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京旗红”闪耀!北京管道公众开放日解锁“红色引擎”密码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