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青岛讯(通讯员 孙杨)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改革,打造“在青岛·青易办”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智慧、便捷的政务服务,近日出台了《青岛市打造“在青岛·青易办”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提智增效实施方案》。11月12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打造“在青岛·青易办”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提智增效实施方案》有关情况,青岛市行政审批局二级巡视员张会佐先生;青岛市大数据局数字政务处处长孙磊志先生;青岛市行政审批局改革推进处处长严云祥先生;青岛市行政审批局数字平台建设处处长杨兴梅女士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政务服务不仅是为民办事的窗口,更是党群关系的连心桥、营商环境的最前线,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总书记强调,要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我们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以来,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岛市政务服务工作始终紧跟改革前沿、不断突破创新,取得了扎实成效。全流程数字审批服务模式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首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经验予以示范推广,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集成改革获《焦点访谈》报道,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处于全国第一梯队。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宣传。
当前,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进,政务服务迈入数智化发展的新阶段,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便捷性、智慧化提出了更高期待,政务服务的理念、内容、模式、渠道都在加速迭代升级。在服务理念上,变“管理思维”为“用户思维”,从“被动服务”向“主动靠前”转变;在服务内容上,从单纯的“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的减法,向“增值化、定制化、个性化”兜底服务的加法转变;在服务模式上,从“进一门、上一网、跑一次”,向以多部门协同、集成办理为核心的“高效办成”转变;在服务渠道上,政务服务中心从侧重传统审批服务,向集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转变。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政务服务改革的新要求,顺应政务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与获得感,10月24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打造“在青岛·青易办”政务服务体系 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提智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坚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问题,围绕打造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从统筹政务服务前端整合、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优化政务服务渠道建设、强化政务服务数智支撑、加强政务服务效能管理及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下面,详细介绍《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
(一)政务服务前端整合方面。聚焦破解政务服务前端各环节服务资源分散、服务标准不统一,企业群众“盲目跑、多头问”等问题,提出打造全市一体化咨询服务、预约取号、帮办代办、政策兑现4项举措,推动服务资源高效整合、服务标准一体规范,从源头上减少服务供给的不确定性。如加快“青岛政策通”平台改造升级,建立惠企政策“1+4”清单管理体系,提高资金拨付效率,推动惠企政策兑现“直达快享”常态化运行。
(二)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聚焦破解疑难问题“找不对人”、关联事项“跑多次”、异地办事“折返跑”等问题,提出“靠前一步、兜底服务”、特色标杆“一件事”、异地事项“跨域通办”3项举措,着力打破部门壁垒、区域限制和流程断点,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供给”转变。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为企服务部署要求,发挥营商企服“金牌团队”作用,针对企业遇到的“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跨层级、跨周期”问题,主动靠前一步,不求回报、不怕麻烦、不信无解,常态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问题解决的兜底服务,在为企服务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升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使“靠前一步、兜底服务”成为营商企服“金牌团队”的鲜明标识。
(三)政务服务渠道优化方面。聚焦破解实际网办率不高,线下资源配置不均衡,涉企服务多头分散等问题,提出提升线上智能导引、“云提醒”等办事体验,优化线下集约高效办事服务,深化线上线下同标准协同服务,拓展“一站式”增值服务4项举措,让线上办事更智能、线下服务更集约、线上线下衔接更高效。如推动更多事项线上办理,释放更多线下资源,在市、区(市)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增值服务专区,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等“一站式”增值服务。
(四)政务服务数智支撑方面。聚焦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本着安全稳妥有序的原则,提出高频事项“边聊边办”、创新政务大模型应用、加快全流程数字化运行、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实效、搭建政务服务“数字驾驶舱”5项举措,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流程再造和体验升级。如探索DeepSeek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在公安、人社、医保、公积金、“个转企”、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打造一批“边聊边办”AI场景,提供交互式网办体验。
(五)政务服务效能管理方面。聚焦提升企业群众诉求实际解决率,推动政务服务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向、从部门局部思维向政府整体思维转变,提出健全问题发现解决闭环机制、优化政务服务运行效能评估、强化政务服务队伍能力建设3项举措,以制度化、机制化手段确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群众、经得起检验。如常态化组织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群众代表以“政务服务体验员”身份对政务服务工作进行监督,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六)组织保障方面。构建合力推进机制,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同时,加强改革经验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多形式讲好青岛政务服务改革故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在青岛·青易办”政务服务体系影响力和品牌内涵。
《实施方案》既是落实省“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品牌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青岛市未来两年内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下一步,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以《实施方案》为抓手,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迭代升级。一是强化整体政府理念,打破部门壁垒和层级限制,完善标准统一、运行高效、服务集成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二是突出数字技术赋能,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主动性和智能化水平。三是注重改革成效督导评估,把服务评价作为关键环节,健全常态化评估反馈机制,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和典型经验推广,凝聚改革共识。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切实将“在青岛·青易办”打造成为体现青岛特色、彰显服务温度的政务服务标杆品牌,为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李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