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云南勐腊县象明乡:四大工程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浏览:78548 次 发布时间:2025-11-14 14:31

今年以来,象明乡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强队伍、创模式、普法治、筑屏障”四大工程为抓手,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强基固本: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治理“主力军”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象明乡深刻认识到,一支懂业务、善作为、群众信赖的乡村干部队伍,是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核心支撑。乡党委政府将干部能力提升作为“先手棋”,构建系统化、常态化培训体系,持续为基层干部“充电赋能”。

培训内容紧扣“实战导向”,直击治理痛点难点:一方面聚焦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开展“平安版纳”APP等现代化工具操作培训,确保数据上报“零延迟”、事件处置“高效率”;另一方面强化政策法规与调解技能,深入解读涉农法律法规、国家惠农政策,同步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案例教学”,着力提升干部化解复杂问题的实战本领。截至目前,全年累计举办专题培训10场,覆盖乡村干部350余人次,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与履职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基层治理一线的“尖兵力量”。

二、网格赋能:激活精细化智慧治理“新引擎”

为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象明乡创新推行“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村寨每个角落、群众身边。

全乡科学划分70个网格管理单元,按照“人岗相适、就近就便”原则,选配责任心强、情况熟悉的专职网格员。这些“网格管家”化身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承担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整治、政策宣传解读等职能,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同时,同步建成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推动“人巡+技防”深度融合——指挥中心通过平台实时掌握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动态,实现事件“精准派单、闭环处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治理新格局加速形成,基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服务群众的“距离感”持续缩短、“获得感”不断增强。

三、法润乡风:打造特色化普法宣传“金名片”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压舱石”。象明乡摒弃普法“形式化”倾向,以“接地气、有温度”的创新举措,推动法治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一方面,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普法”:依托彝族“二月八”百诗佳节、民法典宣传月、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契机,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20余次,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立足民族特色打造“品牌普法”:创新推出“茶山唱响法治山歌”特色品牌,将晦涩法律条文改编为朗朗上口的彝族山歌歌词,通过村寨广播、民俗活动展演等形式广泛传唱。全年已制作推出法治山歌节目10期,“歌声里的法治课”深受群众喜爱,实现法治宣传“润物无声、入脑入心”,让法治文化成为乡风文明的亮丽底色。

四、筑牢防线:织密立体化边境管控“安全网”

作为边境管理区腹地及通往边境一线的关键通道,象明乡始终将边境安全置于治理工作首位,坚持“守住点、管住线、控住面”策略,构建全方位防控体系。

在孔明山、磨者河村小组等咽喉要道,统筹派出所警力3名、基干民兵10名设立固定缉查卡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筑牢“第一道防线”;针对走私、偷渡等违法犯罪的流动性特点,在曼林、倚邦等关键节点灵活设置流动卡点,形成“固定卡点严密查控、流动卡点机动策应”的立体防控格局。今年以来,累计排查过往车辆8000余辆次、人员20000余人次,有效震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协同防控网络,为边疆稳固、群众安宁筑起坚实屏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下一步,象明乡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迭代升级“四大工程”举措,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善治路径,全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持久、安全感更稳固。(焦钰婷)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云南勐腊县象明乡:四大工程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