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长期以来,农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从选育管用上下功夫,只有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动
为了迎接“七一”建党节,宣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宗旨。由农工党陕西省政协支部,陕西乡村振兴网,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陕西省扶贫书画院(乡村振兴研究院),西安市新时代风采人物研究会(天下史馆)主办、临潼区交口街道办新民村委会田家组,亚洲文化公益基金会承办“助力乡村振兴,践行文化下乡”暨田原艺术馆奠基仪式及乡村振兴农场体验活动今日在临潼区二龙口水库新民村举办。
喀喇沁镇西村坐落在辽宁建平县东部,临近内蒙,村内自然资源匮乏,耕地面积不足,且多为山地,平整肥沃的土地较少,这里居住的百姓多数已打零工和种地为生。村党支部书记王星刚到村任职时,西村还是一个年收入不足3万元的薄弱村,村内无支柱产业,百姓收入普遍较低,有很多百姓还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以下。通过几年不懈奋斗,如今的西村,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百姓生活富裕,邻里和睦融洽,明亮的阳光之下,尽是一片祥和与幸福。
在山东聊城市莘县王奉镇南滩村支部书记任章国家的院子里,10余名村民坐在一起编织着汽车坐垫,巧手翻飞,有说有笑,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记者了解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支部书记任章国在自己的院子里办起了汽车坐垫厂,汽车坐垫的编织劳动强度小,适合农村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在家庭作业,实现了一部分弱劳动力不出家门领工资的愿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推进乡村振兴需着力在强组织、强队伍、强产业上发力,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和攻坚优势,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动力、强化支撑。
今年以来,傅坊乡立新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创评红旗党支部为抓手,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陕西乾县阳洪镇按照“产业立镇、交通兴镇、人才强镇、服务活镇”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条主线,围绕产业链激活人才链,着力打好发掘培育本土人才、全力引进外来人才、招引乡贤能人反哺家乡的“组合拳”,以人才引领农业产业科技转化、特色产业壮大、新产业发展、职业农民培育联动发展,激发了产业创新活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党委、政府为探索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在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先后在2014年、2015年,启动并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及向重点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的工作,加强贫困县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目前,我国科技特派员已达72.9万人,是2010年的5倍,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站1.6万个,直接服务农户1250万户,受益农民6000万人。虽然全国各地先后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引进选派科技特派员数量大幅增加,但仍存在总量相对较少、对接范围不全面、制度难推
近年来,沿川子村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撂荒地整治这一难题,严守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大底线,充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全村撂荒地整治成效明显,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多元,为全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网江西上饶讯(肖得敏 王义东)6月8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海敏到华坛山镇调研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规划先行、环境优先、产业为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整体推进示范带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以“带”的振兴辐射推动乡村全域美丽、全面振兴。区政府办、华坛山镇负责人陪同。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全国基层党建网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