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听取党员联户工作汇报
“要不是党员及时帮忙,我家这些扫帚全得毁了!”谈及前些天的强风天气,吴桥县安陵镇杨楼村村民张志敏仍心有余悸。因行动不便且家中无人,面对院内存放的200余把扫帚和原料无处转移,她急得彻夜难眠。包联党员杨培义通过微信群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组织4名党员义务转移物资,仅用半小时便化解危机。
为党员佩戴党徽
党支部为优秀党员颁发流动红旗
这一暖心场景,正是吴桥县推行“1+10”党员联系户制度成效的缩影。针对基层党建存在的“党组织核心作用不突出、党员职责不明晰、服务群众主动性不足”等突出问题,该县创新建立“1+10”党员联系户制度,推动党员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
党员入户走访
党员为群众发放连心卡
安陵镇建立“镇党委统筹—村党支部落实—党员联户执行”三级联动机制,376名党员结对联系3428户群众,覆盖率100%。同步制定《党员联户工作规范》,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动态跟踪”闭环机制,和“三必联、四必到、五必清”职责清单,推行“线上沟通+线下走访”双轨联系,动态更新民情台账,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村党支部将主题党日作为固定载体,组织党员汇报联户工作进展,对联户成效显著的党员颁发流动红旗;将连续三次获评优秀的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形成“服务有激励、实干有奔头”的良性循环。
如今,“群众动嘴、党员跑腿”已成为田间地头最温暖的风景。下一步,安陵镇将持续深化“1+10”机制,推动党员从“联系帮扶”向“共建共治”升级,让党旗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高高飘扬!(通讯员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