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党员风采

二十二载乡村坚守:医心仁术守护万家灯火

浏览:78930 次 发布时间:2025-05-20 11:02

翟大龙,1984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西未庄乡段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他用22年的漫长时光,在偏远乡村书写着守护健康、扶危济困的动人篇章,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道路上的 “健康守门人”,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好医生 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中国医师奖” 等多项荣誉,其家庭获评 “全国文明家庭” 。

返乡初心:从 “受助者” 到 “守护者”

翟大龙的童年被农村缺医少药的痛苦深深烙印。母亲体弱多病常年服药,两岁的哥哥因腹泻夭折,乡亲们也常因交通不便延误治疗。2000年,他拿到邯郸市卫生学校录取通知书,却为3000元学费发愁,是乡亲们你50元、我100元凑齐了这笔 “改变命运的钱”。这份恩情,让他在2003年毕业时,毅然放弃市区优厚待遇,和妻子王翠红回到老家,在两间土坯房里创办了 “日夜应诊联合卫生室”。

2009年,为解决周边双未城村、许堤村、中未城村三个人口较少村庄无医的困境,夫妇俩将卫生室迁至中未城村,并开通24小时急诊热线。他的手机尾号 “0904” 二十年来从未更换,成了村民心中的 “乡村 120”。二十二载村医生涯里,他年均出诊超400次,其中30%为夜间急诊,尽管身患夜盲症,他依然坚持出诊,从未推诿,他说:“乡亲们需要我,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困难退缩”。2009年除夕夜,凌晨两点多,中未城村的杨大爷打来电话。翟大龙听到电话里虚弱的声音,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跑到大爷家,可敲门后却迟迟无人回应。他翻过3米多高的院墙进到屋里,才发现老两口因煤气中毒诱发心脏病发作倒在地上,翟大龙电话叫来了妻子共同救治两位老人,凌晨5点,两位老人转危为安,而自家孩子却因无人照料发着热蜷在墙角啼哭 —— 这样的 “取舍”,在他22年的村医生涯中上演过无数次。他还定期巡诊周边十余个村庄的孤寡老人,累计为100多位孤寡老人减免医药费21.7万元。

公益之路:让爱心流动成河

翟大龙的医者仁心早已跨越诊室的界限。为方便偏远村庄乡亲们就医,便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及宣传健康扶贫政策,2015年,他和妻子发起组建 “好村医爱心团队”,集结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人才117人。他们走进偏远村庄,开展爱心义诊、健康扶贫政策宣讲、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数百次,发放宣传册13.16万余本,免费送药达 63.6万元,惠及100余个村庄10.8万乡亲,《人民政协报》曾以“用心守护四方百姓安康”深度报道其事迹。

2015年一天夜里,90岁空巢老人裴爷爷突发急症,翟大龙紧急救治后,守护了一夜。鉴于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突出的健康问题,2017年,他发起“空巢 留守老人健康流动服务站” 项目,带领爱心团队志愿者在113个村庄建立100余家服务站,定期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巡访,提供康复保健、心理咨询以及免费送药服务。共为800 余位老人发放价值19.6万元的 “爱心暖巢包”和药品,9年来成功护送100余位危急老人及时就医。该项目于2021年6月被《 2019 - 2020 年度河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组委会》推选为 “河北省志愿服务创新项目”,2024年12月入选 “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 榜单。

2014年儿童节,翟大龙去孤儿院献爱心,当与瘫坐轮椅几位脑瘫孩子四目相望时,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医者父母心,他毅然决定免费给脑瘫的孩子们做针灸康复治疗。之后,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北风呼啸,都没有阻挡住他前行的脚步,寒来暑往几年间,为孩子们做治疗用去五万多支银针,助力孩子们从轮椅上站起行走,他的助残善举感动了无数网友,2018年1月获评 “京津冀感动城市正能量人物”。

健康守护:从 “治已病” 到 “防未病”

说起许堤村、中未城村等健康档案服务人数,翟大龙如数家珍。他采用 “一对一、面对面” 巡访模式,创新建立 “活病历” 系统,为慢性病患者实施个性化管理,定期上门测血压、血糖并指导用药。80 岁的杨东升老人称赞他比亲儿子还勤快。

翟大龙负责3个村101户建档立卡户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档立卡户李量因颈椎病折磨无法工作,八十多岁老母亲常年吃药,妻子患有精神疾患,孩子因鼻窦炎头痛无法正常上学,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翟大龙夫妇对父子二人进行免费康复治疗,帮助他们恢复了健康。同时,还为3个孩子提供了助学金,帮他们重返校园。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翟大龙还为身处困境的488名失亲儿童募集助学金39.86万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他善于用打油诗、情景剧等通俗易懂形式普及慢病防治知识,近万名乡亲添加他的微信,他组建 4 个“家庭健康守门人” 群,开通 “大名府翟大龙医生” 视频号,随时线上回复乡亲们的健康问题。2023 年当选河北省基层卫生协会乡村医生分会会长后,他多次组织乡村医生经验分享交流会,引导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医师资格,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医学大学生扎根基层。

22 年时光,他双鬓的白发渐渐爬满,不变的是扎根乡土的初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央媒多次报道他的事迹,可他最珍视的还是乡亲们那句 “有大龙在,我们放心”。在城市化浪潮下,翟大龙多次放弃外出就业机会,他用坚守证明,偏远角落也能绽放生命之光,平凡岗位亦能书写动人篇章,他是乡村医生的缩影,更是乡村健康梦的践行者。(通讯员 李湛祺)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二十二载乡村坚守:医心仁术守护万家灯火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