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昼夜搜救,甘肃兰州公安全力投入榆中县山洪灾害救援工作

浏览:82208 次 发布时间:2025-08-11 17:39

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 李玉秀)8月7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书记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后,按照省市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安排部署,兰州市公安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援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迅速响应,紧急抽调警力赶赴受灾一线,与应急、消防、医疗等部门紧密合作,展开紧张有序的救援行动。

争分夺秒 打通生命通道

全体参战民辅警全力投入灾区治安维护,在受灾区域周边设置警戒线,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严防次生灾害。同时采取“远端分流、近端管控”的疏导方案,确保救援车辆、物资运输畅通无阻,为生命通道保驾护航。

在道路受损严重的区域,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抢险救援突击队在积水路段迅速设置警示标志,分组开展交通疏导、隐患排查和路面清理工作。他们耐心劝离围观群众,引导车辆绕行危险路段,及时清除路面障碍。经过连续作业,成功疏通主要救援通道,保障抢险车辆、物资运输车和救护车的顺利通行。

全力救援 守护群众安全

救援现场,兰州公安广大民辅警民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紧密配合,彻夜坚守、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们深入受灾严重的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等地,背着应急灯、手持扩音器,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过没膝的淤泥,在断壁残垣间穿梭,逐户排查、搜救被困群众,时刻提醒过往人员切勿盲目涉水通行。

8月8日早六点半,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组织五人突击小组先行徒步进入灾区侦查搜救。八时许,小组行进至兴隆山村三社时,遇到群众求助,得知一名被洪水冲下来的伤员,现身体状态极差,急需紧急送医。突击小组立即进屋查看,发现伤员多处软组织擦伤,右腿与右小臂浮肿无法活动,疑似骨折。大队长吴国泰立即决定先抢救伤员,现场先利用木板和布条对伤员小臂与小腿进行固定并寻来方板,和群众配合将伤员转移到木板上,淌过淤泥将伤员用警车送往医院救助。小组一人陪同伤员送医,其余四人继续向前侦查受灾情况,搜寻失踪人员,摸排有可能被困人员及车辆,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同日上午10时,兰州市公安局特警三大队队员在帮群众铲淤泥、转移财物时,接到居民求助,称前方一户老人被困家中,且被困人员所处位置淤泥已深达膝盖。三大队队员立刻赶往现场,用铁锹奋力挖开淤泥,清理出一条救援通道。由于在淤泥中行动受限,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被困老人抬出受灾房屋,安全转移至安全地带。

当第二批次到达的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新训大队队员薛容德和队友们在峡口村齐膝的淤泥中艰难行进时,一声微弱的呼救穿透了山洪的轰鸣。没有丝毫犹豫,薛容德和队员们甩开深陷泥中的靴子,徒手攀上三米高的砖墙纵身跃下,发现了蜷缩在卧室角落的刘奶奶。“现场触目惊心,院墙外横七竖八倒着断树残枝,卧室窗框上挂着半件被泥浆浸透的花布衫,由于卧室地基比院子高出一米多,老人侥幸躲过了洪水侵袭,但变形的房门和低洼的院落形成了更深的淤泥区。我们抬着担架涉过及腰的淤泥时,不断翻涌的沼气刺鼻难忍。”薛容德回忆道。将刘奶奶安全转移后,这些满身泥泞的新警们又赶紧投入到清淤的工作中。

彻夜坚守 织密安全防线​

夜幕降临,灾区警灯闪烁,在黑暗中划出安全轨迹。市局机关增援的200余名警力在灾区各个防控点组建巡逻小分队,采取“三班倒”模式,24 小时不间断值守。队员们用警戒带圈定危险区域,对企图返回危房取物的群众耐心劝返。

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航大队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利用无人机开展高空立体巡查,对受灾区域实施全方位、多角度航拍侦察。通过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指挥部得以精准掌握受灾范围、道路损毁程度及人员被困位置等关键信息,为灾情研判、警力调配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兰州市公安局将继续加大救援力度,与各部门密切协作,争分夺秒搜救失联人员,全力以赴维护好灾区治安秩序,确保道路畅通,坚决打赢这场抗洪抢险攻坚战。

供图:兰州市公安局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昼夜搜救,甘肃兰州公安全力投入榆中县山洪灾害救援工作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