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 裴利锋)矛盾化解,是基层治理的“压舱石”。小矛盾若搁置不理,可能会引来大祸端。连日来,甘肃清水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主动靠前、精准发力,以耐心消除隔阂,用智慧化解纠纷,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始终充满温度与力量。
1
一笔债务扰邻里 民警调解化心结
8月5日,王河派出所接到辖区村民汪某报警称,自己与苏某因债务发生争执,请求民警帮助。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首先将情绪激动的汪某和苏某分开,分别安抚双方的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待双方情绪稍微平复后,民警开始分别倾听双方的诉求和事情的经过。
三个月前,苏某因生活所需,向汪某借款2万元,双方口头约定一个月后归还。然而,一个月后苏某因收入未按时到账,未能如期还款。汪某讨要的次数也逐渐增多,言语过激,在一次激烈争执中,汪某情绪激动,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后被送往医院,经诊断为高血压病情加重,这让双方的矛盾彻底激化。
了解情况后,民警以情为桥、以理为基、以法为纲。一方面搭建情感沟通桥梁,在情感疏导的基础上,民警以“理”为尺,明晰双方责任。最后,民警引入法律维度,筑牢调解底线,不断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体谅对方难处。经过民警苦口婆心的劝导和法律宣讲,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苏某当场写下还款协议,承诺会按期还欠款,并自愿承担汪某部分门诊检查费用作为补偿,汪某对之前的过激言行致歉。双方在民警见证下握手言和,多年邻里情得以修复。
琐事引发夫妻怨 民警调解促和谐
8月7日,丰望派出所接到辖区杨女士报警,称其与丈夫李某军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双方关系紧张,希望民警能够介入调解。
经了解,杨女士的丈夫李某军近期存在诸多不良生活习惯,经常酗酒,且有熬夜打游戏的行为。由于李某军将大量时间投入到酗酒和打游戏上,对杨女士以及整个家庭的关爱严重缺失。这种状态下,夫妻双方常因一些小事发生拌嘴,甚至升级为激烈争吵,家庭氛围十分紧张。
调解过程中,民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彼此的处境和感受。民警向李某军说明酗酒和熬夜打游戏不仅危害自身健康,更会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作为家庭的一员,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多与妻子沟通交流,共同经营好家庭。同时,也建议杨某丽在生活中多给予丈夫一些理解和关心,双方共同寻找合适的方式缓解生活压力
经过民警的耐心调解,李某军当场向杨女士道歉,表示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减少酗酒和打游戏的时间,多关心家庭和妻子。杨女士也表示愿意原谅丈夫,双方达成和解。
半夏田畔起纷争 民警巧化邻里怨
8月11日,黄门派出所接到辖区村民马某报警称,他种植的半夏被胡某踩踏,他们争执不下,希望民警能够出面调解。
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原来马某在自家地里种植了大片半夏,半夏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马某平日里悉心照料,盼着能有个好收成。然而,胡某在一次路过时,因疏忽不小心踩踏了马某的半夏地,导致部分半夏受损。马某发现后十分气愤,找到胡某要求赔偿,胡某却认为只是不小心,损失不大,不愿承担过多责任,双方就此发生激烈争吵,邻里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了解情况后,民警首先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想法,同时,民警又实地查看了半夏地的受损情况。随后,民警组织双方坐在一起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民警一方面向胡某说明其踩踏行为给马某造成的损失,强调邻里之间应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另一方面也劝说马某,考虑到胡某并非故意为之,且损失程度有限,希望他能适当放宽赔偿要求。
经过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双方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胡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马某道歉,并表示愿意承担合理的赔偿费用。马某也表示理解胡某的无心之失,接受了道歉和赔偿。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一场因半夏地踩踏引发的矛盾得到了圆满解决。
(供图:清水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