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甘肃陇南武都区:产才融合为高质量发展蓄智赋能

浏览:78252 次 发布时间:2025-08-25 14:11

本网甘肃讯(臧秀娟)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把产业作为引才、育才、聚才的有力抓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共振同兴,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智赋能。

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以产引才,构建汇智赋能“蓄水池”。立足资源禀赋,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深化实施“六个一”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工程,围绕花椒、油橄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全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32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58人,选派72名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乡镇科技专员和金融专员,220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开展常态化服务,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坚强人才支撑。聚焦新能源、文旅康养等13条产业链,建立特色产业示范基地8个、见习基地15家、创业孵化园6家,成立省级协同创新基地1个、市级专家工作站1个、区级专家工作站7个,成立油橄榄、花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乡土专家工作站13个,选聘乡土专家35人,形成“以平台引才、以人才兴业”的良好局面。

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以产育才,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有针对性的举办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专题培训班361(期)场次,培训各类人才3.1万人次,选派17人参加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0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龙江之光”人才培养工程。深化“院所+高校+企业”合作,与北京工商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交流和校地合作,实施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3个,落实省级重点研发项目1个,解决技术瓶颈问题10个,引进试验新技术6个,推广新技术6个,培育12家省级科创型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实施干部异地跟岗培养计划,分批次选派97名优秀干部人才和专技人才赴青岛西海岸新区交流学习,同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教育、卫健专业技术人才2120人,党政人才1744人,促进各产业领域人才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以产聚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四大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分别联系1名优秀专家人才,一对一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区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为人才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做好优秀人才等推荐工作,先后推荐49名优秀专家人才担任市级领军人才和陇南英才。为35名高层次人才申领“陇原人才服务卡”,落实创业担保贷款185万元,为987名高级职称人才、“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和挂职干部发放“武都区人才旅游服务卡”,享受免费游览区内A级景区待遇,着力解决人才关注的“关键小事”。利用《武都人才面对面》和“武都人才风采榜”发布优秀人才先进事迹18期,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甘肃陇南武都区:产才融合为高质量发展蓄智赋能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