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季。9月23日,农历秋分,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每到中国农民丰收节,总书记的节日寄语总会如期而至:“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深深牵挂,殷殷嘱托,映照着总书记爱农为农、重农强农、兴农惠农的深厚情怀。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全国多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展现农业农村发展新成果与农耕文化魅力,生动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图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奏响丰收的乐章,共话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来之不易的丰收,是勤耕苦做、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天道酬勤、劳有所获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今年以来,亿万农民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春耕、抢秋收,以汗水浇灌出丰收硕果,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民丰收节,实在全民共享乡亲们一年辛勤劳作的丰收果实,惠在乡亲们要有、该有、必须有更好收益,关键是全社会要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更多“活水”动力。我们要以庆丰收活动为契机,把农民需要、全民需求的各类要素送到田间地头和街头巷尾,引导社会各界发挥优势关心关爱农业、农村、农民,积极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用好促进城乡消费这一有力抓手。同时,我们要以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乡土文化活动与农业成果展示,鼓励社会各界共赴乡亲们庆丰收的场景,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重农爱农、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让农民丰收节成为全民喜庆丰收的共同节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桥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农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差逐步缩小;全国已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家庭农场近400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面乡村振兴的硕果在中国大地早已满枝桠。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当丰收节的金色阳光洒向广袤田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沉甸甸的“丰”景,更是亿万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告白。从“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到“智能农机唱主角”的变革,从“靠天吃饭”的忐忑到“藏粮于技”的从容,中国农业的丰收密码,始终镌刻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粒种子的萌发,都在诉说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史诗;每一声收割机的轰鸣,都在奏响农业强国的时代强音。(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镇人民政府 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