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回望80年奋斗历程,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让抗战精神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 “熠熠生辉”,始终照亮民族复兴的道路。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镌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丰碑,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及的精神力量。它是民族危亡之际,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所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纵身跳崖,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新四军 “刘老庄连” 为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战斗,面对逼降誓死不屈,表现出的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东北抗日联军抗战 14 年,面对日伪军的残酷 “讨伐” 仍拒绝投降,展现出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共同构成的精神谱系。在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关头,正是这份精神,让四万万人凝聚成“一盘棋”,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万里长城”。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抗战精神的内涵,不忘“英雄流血”之痛,永持 “赤诚报国” 之心,从血与火的历史中汲取前进智慧,凝聚成民族复兴的强大能力和磅礴伟力。
抗战精神从未尘封于历史档案、停留在历史课本,而是始终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无论何时依然能够激发出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激励和鼓舞着无数建设者在各自岗位上排除万难、一往无前。乡村振兴战场上,数百万驻村干部以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执拗化身为 “扶贫日记” 里的星夜兼程;科技创新前沿,科研工作者以 “板凳甘坐十年冷” 的定力突破芯片封锁。新时代的建设者身处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用不同方式,续写了当代英雄的伟大故事,生动地诠释了抗战精神的时代延续和当代内涵。作为当代党员干部,要传承英雄之志、践行报国之心,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主动投身事业发展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在乡村振兴一线挥洒汗水、在改革开放前沿敢闯敢试、在抗洪抢险中勇挑重担。要把对历史的铭记转化为奋进的动力,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退缩、不推诿,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诠释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让伟大抗战精神代代相传,要做好抗战精神的传承。要深入挖掘抗战 “历史富矿”,认真研读党史军史、探寻革命文物背后故事、走进抗战纪念馆、重走战争遗址,从中汲取攻坚克难的精神养分和精神力量,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要讲好抗战故事,善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授,借助 5G、VR 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抗战纪念馆;用好动漫、短视频等多元载体生动还原历史事件;利用情境式课堂、红色剧本体验等互动模式,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阻隔,在代际传递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践行抗战精神,贵在知行合一。要传承英雄之志、践行报国之心,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主动投身事业发展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在乡村振兴一线挥洒汗水、在改革开放前沿敢闯敢试、在抗洪抢险中勇挑重担。做到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退缩、不推诿,挺身而出、主动作为,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委组织部 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