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苏讯(通讯员 陆强 陈清 景丽丽 陆泠)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 的观念,9 月 24 日,南通市二附集团同和小学精心举办 “劳动点亮童年,实践创造未来” 主题宣讲活动,特邀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八一小学副校长袁新华走进校园,为六年级学子带来一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劳动教育课。
活动伊始,同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周亚平为袁新华颁发聘书,正式聘请其担任学校 “劳动教育校外辅导员”。这一举措不仅为学校劳动教育引入了专业力量,更标志着同和小学在拓展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形式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劳动号子响起来,劳动精神传下来!” 宣讲环节,袁新华以一段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开篇,瞬间点燃了现场学生的热情。他从历史维度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劳动的核心价值:“劳动是人类从猿到人的关键一步,是知识积累的源头,更是教育的起点。” 期间,他还引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分享陶行知先生创作的劳动诗句,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劳动与教育的紧密联系,打破 “劳动与学习割裂” 的认知误区。
最让学生们眼前一亮的,是袁新华结合自家孙女 “劳动任务清单” 的分享。他将清单内容一一拆解:从 “自己整理书包、分类收纳文具” 的个人勤务,到 “打扫教室、清洁地面” 的班级劳动,再到 “学包饺子、养护花草” 的家务实践,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告诉大家:“劳动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事’,而是藏在日常点滴里的‘小事’,每一次动手都是成长的机会。”
生动的宣讲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共鸣,在分享环节,大家纷纷畅谈收获。“我洗一次碗,能给家里带来快乐;认真值日,能让教室闪闪发光!” 崔晋硕用童趣的语言表达对劳动的新认知;蔡张睿则感悟到 “劳动里藏着大学问”,他以值日扫地为例,分享 “琢磨绕开桌椅死角、顺着灰尘方向清扫” 的小技巧;王琳萱结合整理旧书架的经历,坦言 “劳动要动手更要动脑,用心琢磨就能发现巧思”。一句句真诚的分享,道出了学生们对劳动精神的全新理解。
此次主题宣讲活动,是同和小学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具体实践。据学校负责人介绍,未来学校将继续以 “育人” 为核心,把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校园活动等各个环节,不断拓展 “校内劳动实践 + 校外劳动体验” 的路径,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培育劳动精神,为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