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对标《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以“思想铸魂、考核识人、精准调岗、选育提能、监督护航”五位一体工作思路,系统性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树牢“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干部“能上能下”是激发队伍活力的关键抓手。深入贯彻《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摒弃“重选拔轻管理”“重使用轻调整”的传统思维,从“思想破冰、精准识人、闭环管理”三维发力,破解干部“上易下难”堵点,构建起“优进劣退”的常态化干部管理新格局,让干部队伍“动起来”“活起来”。
如何让干部“上”得合理、“下”得服气,激发队伍整体活力?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为根本遵循,锚定“制度建设、精准识别、激励约束”三个关键环节,打出一套“建机制、强研判、重实效”的组合拳,推动干部“能上能下”从“阶段性举措”向“常态化机制”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看准了就抓紧干”,这不仅是一句饱含紧迫感的号召,更是对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精准指导。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机遇稍纵即逝。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还是解决深层次矛盾,都需要我们以“看准了”的敏锐眼光和“抓紧干”的实干精神,主动作为、精准发力。
道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推进道教中国化,践行“同心正道行”,是道教健康传承的必由之路。作为宫观负责人,我们既是道教教义的守护者,也是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者,肩负着引导信众、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结合实践,探讨宫观负责人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与路径。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时刻,《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深刻阐述了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这一精神,集中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穿越历史时空,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无论什么时期,作风建设始终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葆生机的关键密码。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加强作风建设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民心向背的必然选择。
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理想信念的至高境界。无论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还是“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他们之所以能在生死考验面前毫不退缩,正是因为心中燃烧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当代年轻干部身处和平年代,虽无需面对枪林弹雨,但同样面临各种诱惑与挑战。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全国基层党建网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